如果錄用他,我需要花費多少成本來培訓?
2.應聘者是否具有在本行業(yè)發(fā)展的潛力?他的才能對于企業(yè)的貢獻將會是多大?
3.應聘者是否愿意和新人一樣從零做起?是否可以接受比以前低的薪水?
問題分析:任何招聘行為都是為了找到適合的人才,面試官問你“為什么想到要做HR”,其實他真正關心的并不是原因,而是你“適合不適合”,所以你的答案應該圍繞著“我為什么適合轉行做HR”而展開。同時,面試官對你的職業(yè)定位和發(fā)展方向仍有疑慮,他同時也在問:“你確定這個行業(yè)是你真正想要進入的嗎?”在回答時要注意,不要露出個人穩(wěn)定性不足的缺陷。
回答思路:1.雖然你應該表示愿意和新人一起起跑,但不能過多強調這一點。如果給面試官留下“你=新人”這樣的印象,因為成本關系,你必然是被淘汰的那個;2.應該說明你過去的工作經驗對于轉行后的新職位仍有幫助,你看似從零開始,實際上卻有各種軟性技能作為鋪墊,幫助你迅速提高;3.陳述你應聘這個職位的優(yōu)勢。比如你在獵頭行業(yè)工作多年,有相當多的人脈關系,對HR行業(yè)也非常了解等。
情況三:職業(yè)空白期——如果你有三年職業(yè)空白期
面試官的考慮:
1.這段空白期對應聘者的業(yè)務技能造成多少影響?他是否可以很快進入工作狀態(tài)?
2.當前職位對于空白時間長短的最大容忍度是多少?他是否適合這個職位?
3.這段空白是否會影響應聘者對于職業(yè)目標的確認?他是否能夠在這個崗位上保持穩(wěn)定性?
問題分析:如果簡歷上有空白期,那一定逃不過面試官的詢問,不過面試官關心的并不是你在這三年里干了什么,而是經過這段空白期,你是否還能適應當前的工作。這個問題較多出現在生育后花費相當長時間照顧孩子的女性身上,面試官擔心的是你是否能解決孩子與工作的矛盾,你所要做的就是解除面試官的疑惑,讓他對你產生信心。不需要過多解釋為什么會有空白期,也不必過多陳述空白期時自己干了些什么,除非這對你當前應聘的職位有益。
回答思路:1.確認自己的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正好滿足當前應聘的崗位。比如在空白期里你參加了一次與應聘職位有關的培訓;2.明確自己已經有了思想準備和具體方法措施。比如這三年時間你在照顧孩子,那么你應該有孩子和工作的平衡方案;3.從另一方面說明,這段職業(yè)空白對你相當寶貴,你利用這段時間對自己的職業(yè)和人生進行思考,你能夠對自己更負責,也能夠做出更為成熟的決定。
第三回合:女性面試中的尷尬問題
雖然勞動法有專項條例保護女性,但在求職過程中的性別歧視卻是個長期存在的遺留問題,面試中經常會有女性求職者被問及一些尷尬問題,公司這樣的做法當然有欠妥當,面試官當然也不夠專業(yè),但既然問題無法回避,那不如坦然面對。
尷尬一:你認為家庭和事業(yè)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隱含問題:當工作和生活出現矛盾時,你如何解決?
問題分析:其實不論男性還是女性,家庭與工作的矛盾都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傳統意識影響,認為女性應該更傾向于偏重家庭一方,導致在面試時女性不得不經常面對這樣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