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瓷器上最早出現(xiàn)的彩繪是高溫彩,即東晉青瓷上的褐彩裝飾,又叫點彩。它是以天然氧化鐵礦物為顏料。到唐代又出現(xiàn)了以銅和鈷為著色劑的高溫綠彩和高溫藍彩。高溫銅綠彩在還原焰中還可以變?yōu)槊利惖募t色。高溫彩是一種熔融溫度較高的固體顏料,它由著色劑和母體礦物(如氧化鋁、石英、高嶺土、長石等)組成,用于瓷器的燒成溫度一般在1250℃-1360℃之間。要求能抵抗釉藥的化學作用和火焰氣氛的變化,保持色彩呈色相對穩(wěn)定、鮮艷不變。多數(shù)高溫彩既可以作為釉上彩使用,也可以作為釉下彩使用,只是稱呼有所不同,如氧化鈷用于釉上叫藍彩,用于釉下叫青花;氧化銅用于釉上叫綠彩,用于釉下叫釉里紅。 古代使用的鐵、銅、鈷陶瓷顏料都屬于單一礦物顏料,由于礦物產(chǎn)地不同,其元素成分也有所變化。早期的氧化鈷主要依賴從西亞輸入,屬于高鐵低錳型鈷礦,后人稱其為“蘇麻尼青”。明代中期以后除回青料有史料記載出自西域,其余基本改用國產(chǎn)料,屬于高錳低鐵型。 鈷藍 鈷藍是用于青花的顏料。有關青花起源問題在文物界存在兩種不同意見,一部分人認為河南鞏義縣出土的唐代高溫白釉藍彩器就是青花。另一部分人認為,所謂青花瓷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為高溫瓷器,二為鈷為著色劑,三為釉下彩。目前發(fā)現(xiàn)的鞏義縣唐代藍彩器有兩種,一種是低溫彩,一種是高溫彩。低溫彩顯然不屬于青花瓷,屬于琉璃釉陶器。高溫彩雖然具備青花瓷的前兩個條件,但基本都是釉上彩,與青花瓷的第三個條件似有差異。由于氧化鈷在通常情況下呈黑色,只有與釉相互熔融后才呈藍色,所以唐代釉上藍彩器使用的氧化鈷,多數(shù)事先添加有透明釉藥。
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在鄭州市郊上街區(qū)出土的唐代白釉塔型罐上的藍彩發(fā)色不佳,其原因就在于是釉上彩。清代景德鎮(zhèn)人,利用氧化鈷的這一特性,發(fā)明了所謂“鐵骨泥”裝飾工藝,就是把氧化鈷添加在坯泥中或涂抹在素胎上,名為鐵,實為鈷。筆者認為不妨將唐代高溫藍彩器定名為“原始青花”,用于區(qū)別真正的青花瓷。 不同年代的青花顯色各有特色,主要是由鈷礦中所含著色元素鐵、鈷、錳、銅的含量和比例所決定。其次也受釉的高溫黏度、燒成氣氛、溫度高低和對顏料后期加工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對瓷器上青花發(fā)色的研究并配合檢測青花的元素成分來初步鑒定器物的制作年代。 多年來,元青花和明早期青花中的黑褐色鐵斑已成為鑒定真?zhèn)蔚囊豁椫匾夹g指標,并被視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特征。 真正意義上的元青花少之又少。目前,公認的所謂元青花,大部分都應當是明代早期燒制的產(chǎn)品。 明代青花瓷的發(fā)色情況由于使用鈷礦來源的變動和鈷料精選加工處理工藝的進步就顯得比較復雜了。明代早期青花的發(fā)色與元青花相同,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用料雖仍使用蘇麻尼青,但燒制技術有所提高,色彩則與元青花瓷略有不同,出現(xiàn)像寶石藍一樣的鮮艷色澤。 成化早期的官窯青花瓷的發(fā)色與宣德晚期青花的發(fā)色相近,色彩較為艷麗,此時鈷料中的鐵含量有所下降,但含錳量并沒有明顯增加。正德、萬歷兩朝由于國力下降,進口鈷料已基本絕跡,退而求其次,開始使用所謂高錳低鐵的國產(chǎn)鈷礦料燒制青花,稱為“石青”料,常見藍中帶灰的顏色。嘉靖朝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又從西域引入“回青”料與“石青”摻和使用,使青花發(fā)色有所提高,凸顯濃重鮮艷的色彩效果,同時燒成溫度又進一步提高,形成藍中帶紫的色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