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朝圣者的心態(tài),用精神的力量完成一次次的穿越,追問有價值的未來。
——遲巖
遲巖,出生于60年代,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shù)系畢業(yè),曾從事平面設計及珠寶玉石貿(mào)易,收藏研究古陶瓷多年,現(xiàn)定居深圳。其藏品中,瓷器類的年代最早可以從商朝的原始青瓷算起,而陶器的歷史更是可以追溯到上古7000年前的紅山文化而一直延伸到大明王朝。
7000年厚重歷史、20000件珍貴藏品,出自300多個窯口,遲巖先生自踏入收藏界以來20多年的心愿——大器古陶瓷博物館(www.581china.com),終于在2014年8月1日應運而生。
遲巖先生一直希望將他這20多年來的收藏展現(xiàn)給世人,讓人們都能一同分享這些陶瓷器背后蘊藏的文化。至于這些年的心得,遲巖先生也希望能夠找到行內(nèi)的知音。
從上古洪荒到當今時代,很多人都對書本上的歷史并不陌生,然而那實實在在的歷史當事人——古代器物卻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大器古陶瓷博物館(www.581china.com)網(wǎng)站的建立,用遲先生的話說就是要將古代文化、技術(shù)做一個系統(tǒng)性的傳播。
大器古陶瓷博物館網(wǎng)站主要將古陶瓷器分成四個類別:古陶館、古瓷館、人物動物館還有權(quán)衡館。
無論是道德三皇五帝,還是功名夏后商周,縱使時間長河淘盡天下英雄,這些陶瓷卻一如長河中的不朽金沙,以藝術(shù)為壇,以文化為釀,在過去未來之間將那一份醇醉越藏越香。
遲巖先生追憶起20多年前的自己,那時的他本身就十分熱愛藝術(shù)而且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分癡迷。他回憶道,萬事皆緣,能夠同時滿足他對藝術(shù)和傳統(tǒng)文化的孜孜追求的器物中,陶瓷器是最令他心之所向的。二十幾載春秋一路走來,遲巖先生最大的快樂和失去都在收藏這個愛好上不斷交織。
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撐著遲巖先生二十幾年如一日地收藏呢?
用遲巖先生在大器古陶瓷博物館(www.581china.com)官網(wǎng)上自序中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朝圣者的心態(tài),用精神的力量完成一次次的穿越,追問有價值的未來。”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作為1967年生人的遲先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他開始收藏這二十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發(fā)地覺得收藏古陶瓷就是他要做的事,更可以說是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甚至是一種信仰。
遲巖先生印象比較深的是一件他付出十年心血的藏品,當年那件藏品,其原主人任何條件都不肯答應賣給他。最終,十年后的某一天,原主人家的孩子上學缺錢,才不得不以高價將藏品賣給他。遲巖先生覺得雖然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很多,但能夠通過這件事幫助別人解決實際困難,其實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和通常的古陶瓷收藏者不同的是,遲先生的收藏是不分地域、年代的,甚至對窯口都廣開方便之門。遲先生稱這是“普通話”的概念,他坦言,只要是能夠代表中國陶瓷歷史的,他都會收藏,因為每當看到一件歷經(jīng)滄桑變化卻依然如故的古陶瓷,他的心中都會如同回到了那一個個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代。
在遲先生逾20000件的藏品中,極具歷史沉淀感的高古陶瓷是最多的。其中公元前制作的陶瓷器在遲巖先生看來,其神韻十足,造型簡約而內(nèi)涵豐富;而公元后的陶瓷器,風格具象、寫實的越來越多,東方樸素哲學意味漸失,其中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造作的痕跡。
而對于官窯和民窯,遲先生的看法是仁者見仁,各有各的美。官窯的收藏其經(jīng)濟利益高,會使一些人放棄收藏的文化性,這其實是一件非?上У氖。其實民窯的陶瓷品,更能代表其所屬年代社會大眾的普遍審美,對生產(chǎn)力的反映也更確切,民窯的陶瓷品文化信息和官窯一樣,都很美。
所以不論公元前后、官民兩窯,這些藏品遲先生都將其視作自己的孩子,F(xiàn)在大器古陶瓷博物館是一個網(wǎng)絡展示的平臺,他還希望能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將這些藏品完整的保護和傳承下去,讓世人能夠近距離地一睹數(shù)千年華夏歷史所沉淀的真容。
一直低調(diào)收藏的遲巖先生也坦言,過去信息技術(shù)還不發(fā)達,自己的藏品又沒有地方展出,所以他低調(diào)了二十幾年。近些年,他越發(fā)覺得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便利、速度很快,所以希望能夠?qū)⒆约旱姆e累通過大器古陶瓷博物館(www.581china.com)向人們展示一下。遲先生直言,在收藏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懂的很多的時候,其實懂得真的很少。他更希望,借助大器古陶瓷博物館(www.581china.com)能夠多和大家交流、研究古陶瓷,希望能夠看得更深、更遠、更透。
面對如今收藏界的個別浮躁現(xiàn)象,遲巖先生認為,收藏有風險,收藏需謹慎,一旦收藏和金錢利益掛鉤,其實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而且商業(yè)的味道過重,純文化的收藏精神就容易消失。
到此,我們不得不提起收藏界的一句老話:識古不惑,迷古必窮。對于前半句話,遲先生非常贊同,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包含這無數(shù)的前人智慧,對于個人短暫的一生來說,是受用不盡的。而對于后半句,遲先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迷古,固然容易散財而導致貧窮,但迷古讓人的內(nèi)心富有,這種財富是誰也無法奪走的,而金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
所以遲先生建議后來的收藏者們,多關(guān)注藏品本身的文化“價值”,少關(guān)注商業(yè)“價格”,這樣收藏才會帶給人真正的快樂。
收藏難免遇到贗品,無師自通的遲先生在早年也曾“打眼”,所收到的贗品統(tǒng)統(tǒng)都被他徹底砸毀。他并沒有參加過類似《鑒寶》的節(jié)目,偶有心愛之物,他也只給現(xiàn)年93歲的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泰斗耿寶昌老先生一人鑒定過。
三皇五帝到如今,民間的古陶瓷何止千萬,遲先生覺得自己這20000多件藏品其實也只是滄海一粟。到今天,他自覺不會再向以往那樣大量的收藏了,以后除有精品外,他打算將重心放在對古陶瓷的研究和傳播上。為后人充分了解華夏歷史貢獻自己的力量,也讓人們能夠擁有更多的民族自信心和對這片古老土地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