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入對門,路子要正。
這一點對于初學者來講特別重要,一旦路子走錯,可能終身都難糾正。我見過花費巨資錯買了許多贗品,而至今執(zhí)迷不悟者。初學者要從瓷片標本入手,不要開始就買完整器,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高起點”。
2.多看少動,戒除貪欲。
多看權(quán)威書籍、圖冊,多學習理論知識,夯實基礎(chǔ)。多看實物,經(jīng)常到博物館去領(lǐng)悟真品的神、形、釉、胎、紋飾等特點,逐步提高自己的辨識鑒賞能力,但這只能是宏觀的感悟。博物館只能隔著玻璃看,不能上手,如同隔靴搔癢,很難掌握微觀特征,故有它的局限性。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多上手瓷片標本。在市場中不可聽信賣者美妙動聽的“故事”,不可心貪。很多人認為自己學習了一定的理論、實踐知識,就想到市場去撿漏,這樣幾乎百分之百“中招”。
3.研究揣摩,提高悟性。
搞收藏“悟性”很重要,“悟性”從何而來呢?靠研究、靠比較、靠分析、靠揣摩。對瓷片標本要反復(fù)研究、仔細琢磨,悟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這樣你的悟性就能提高。
4.廣交藏友,參加收藏組織。
初學者要積極參加收藏組織,參加收藏會所的學習,這是一條少走彎路的捷徑。[4]
瓷器歷來都是收藏界中的重要部分。針對那些有較高的歷史文化修養(yǎng),有特定的文化收藏追求而熱衷于古陶瓷收藏的收藏之友,筆者總結(jié)出古陶瓷收藏三個要訣:收藏啟蒙入門階段要訣:一不收新、可收舊;收藏求知進門階段要訣:二不收舊、可收老;收藏鑒賞研究階段要訣:三不收老、可收古。
第一階段,所謂“不收新、可收舊”,即是指,處在收藏啟蒙入門階段,除了當代特指文革(1966——1976)后的新瓷工藝品不收藏之外,所有舊的、包括老的、古的一律可收;這一時期主要練辨新瓷的眼力,凡嶄新出窯的瓷器一律不收。
第二階段,所謂的“不收舊,可收老”,即是指處在收藏求知進門階段,辨新器眼力已練就,接下來要練辨“舊器”的眼力。這里的“舊”,文物商店經(jīng)營行業(yè)里特指新中國建國初期至“文革”(1949——1966年)的藏品,行話俗稱“舊貨”,因為1949年前的藏品就直接稱民國貨了。也就是說,處在第二階段,除了新貨、舊貨不收外,可收“老(器)”,即民國、清朝、明朝的器物,而更“老"的“古器”,指的是元朝以前的器物。這一時期主要練辨“新器”、“舊器”的眼力,凡“新器”、“舊器”盡量不收。
第三階段,所謂的“不收老、可收古”,即是指處在收藏鑒賞研究階段,辨“新器”識“舊器”的能力早已解決,鑒定明清民國瓷器也非常在行,接下來就要向元以前的高古瓷器進軍,即向晉唐宋元的瓷器收藏進軍。“可收古”,即主要收元以前的“古瓷器”,文博專業(yè)術(shù)語叫做“高古瓷器”,古玩業(yè)行話叫做“老窯瓷器”。唯有真正懂得收藏鑒賞研究晉唐宋元瓷器的收藏家,才有可能成為學問淵博、歷史修養(yǎng)高深的古陶瓷收藏鑒賞研究大家。而很多企業(yè)家型的瓷器收藏家收藏到明清官窯瓷器就停滯不前了,這是因為他們還缺乏深厚的古陶瓷收藏的歷史文化修養(yǎng)。
至于古陶瓷收藏鑒賞研究階段的進一步延伸,繼續(xù)向前推進,專題收藏鑒賞研究秦漢陶俑,春秋戰(zhàn)國、商周原始青瓷,史前彩陶者,屬于更有學術(shù)收藏境界者。
御世收藏:推薦國內(nèi)優(yōu)秀藝術(shù)家及作品,提供藝術(shù)品鑒賞、鑒定、交流、收藏等綜合服務(wù),我們秉承“投資創(chuàng)造價值,價值引領(lǐng)投資”的理念,與50萬高端用戶共同領(lǐng)略文玩藝術(sh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