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估價1億至2億港元的“穿花趕珠云龍”蒜頭瓶,是本次拍賣中估價最高的中國古代瓷器拍品。
明萬歷 五彩“穿花趕珠云龍”圖蒜頭瓶 成交HKD 170,000,000
介紹:五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
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xiàn)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征,以嘉靖、萬歷五彩為代表。
嘉靖、萬歷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采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艷麗。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負盛名,除常用的紅、綠、黃、褐、紫彩外,還新配制了釉上藍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廣泛應用,使之色彩更為瑰麗多姿、濃艷奪目。
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繪外,還在各色顏色釉器及各種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別開生面,別具一格。雍正時期,粉彩盛行,五彩趨于衰落,所見多為小件器,畫意較精細,不似康熙五彩粗獷豪放。乾隆以后則基本上不見單獨的五彩瓷器,而多與粉彩、琺瑯彩等并用。
由一名中國買家購買明萬歷 五彩“穿花趕珠云龍”圖蒜頭瓶 于1.7億價格,
五彩瓷成熟于明代,發(fā)展過程中有兩個高峰時期,分別為明代嘉靖萬歷時期和清代康熙時期,兩者風格相近,又各具特色。國內(nèi)外收藏者對五彩瓷的熱度不盡相同,今天小編就帶您分析下國內(nèi)外收藏市場對五彩瓷的不同態(tài)度。
目前所見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宣德時期的官窯作品,傳世極少,僅見西藏薩迦寺有收藏,景德鎮(zhèn)珠山明代御窯遺址有少量出土,相信宣德窯五彩在明中期也難為藏家所見,更談不上外銷了。中外對五彩瓷器的態(tài)度分歧始于萬歷時期,萬歷五彩深得當時日本社會的喜愛,許多五彩瓷器銷往日本后為上層人士所珍視。入清以后,日本人仍然癡迷于五彩,不惜重金求購,國內(nèi)也因此出現(xiàn)了仿造之風。
正面圖
此瓶為康熙晚期五彩官窯之作。胎質細密潔白,瓷質堅硬,釉面瑩潔猶如白玉,麗質非凡,足見康熙官窯選瓷之精。其以五彩為飾,為紅、黃、黑、深綠、淺綠、碧綠、翠藍、茄紫八色,為雙鵲對語嬉戲圖,以黑彩勾勒輪廓,線條挺立,亂石崚嶒以各式綠彩設色,色階豐富,立體感強,其綠彩鮮澈透明,在潔白的釉面映襯下蔥翠欲滴,而礬紅菊紋則于濃妍華麗中顯端莊穩(wěn)重之質,細觀之,其礬紅顆粒飽滿且富質感,是為康熙朝礬紅所特有。盤外壁為三組折枝花卉裝飾,為折枝牡丹、蓮紋及一種四瓣花裝飾,各見風姿,工整而華麗。所謂“五彩華貴,青花幽靚。康熙晚期五彩瓷瓶裝飾題材豐富,存世量較少,多無無款康窯五彩之美,實為有清一代極具代表性之作。
一件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以高達4404.475萬港元成交,成為當時成交價最高的中國瓷器,直到今天也被業(yè)內(nèi)津津樂道。此后,五彩瓷在海外市場上雖然未再有如此驚人的表現(xiàn),但也屢屢創(chuàng)出佳績。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明萬歷五彩龍紋出戟花觚以474.25萬元成交。2003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魚藻紋罐以434萬元成交,一件清康熙珊瑚紅地五彩牡丹花卉紋碗以386.51萬元成交。在2005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明萬歷五彩荷塘鴛鴦圖蒜頭瓶以428.24萬元成交,一對清康熙五彩果鳥圖碗以549.96萬元成交;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清康熙珊瑚紅地五彩花卉內(nèi)繪果實紋碗以428.24萬元成交。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對清康熙五彩果鳥圖碗以549.96萬元成交。
清雍正官窯粉彩蝠桃壽紋橄欖瓶 拍賣成交價:4150萬港元 此粉彩蝠桃紋橄欖瓶出產(chǎn)于雍正景德鎮(zhèn)官窯,代表了整個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粉彩也稱“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摸起來有種粗糙感,看上去也呈現(xiàn)一種啞光的感覺,但圖案更為立體。官窯匠師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礎上,發(fā)明了粉彩。據(jù)說雍正皇帝對粉彩情有獨鐘,因此當時的工匠對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線條的制作都非常講究,從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輝煌。寶瓶的瓶體高約38厘米,繪制了粉彩八桃兩蝠,桃子象征“長壽”,蝠是“福”的諧音,寓意福壽雙全。據(jù)考證,這種瓷器乃帝王后妃做壽之用。
三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 拍賣成交價:1.513億港元/1.603億人民幣
琺瑯彩瓷大部是藝術精品,制作工藝非常講究,不計工本。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鎮(zhèn)官窯選用最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燒好后送到清宮中造辦處,由宮廷畫師精工繪畫,再經(jīng)彩燒而成,槻蚀蓜(chuàng)燒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zhèn)。根據(jù)宮中檔案記載,雍正六年以前的琺瑯彩料都來自西洋,俗稱洋色,雍正六年以后宮中自制彩料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