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絞胎瓷又稱“絞泥”、“攪胎瓷”、“透花瓷”。絞胎,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絞拉坯,制作成形,澆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由于泥坯絞揉方式不同,因此能絞出各種不同的紋理,如木紋、鳥羽紋、云紋、流水紋等,構思奇巧,十分美觀。絞胎瓷器是我國古代陶瓷裝飾工藝中特殊的品種,由于其工藝復雜,制作難度大,因此其產品、產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絞胎瓷器由當時中國鞏義窯與當陽峪窯窯工的創(chuàng)制。據相關資料分析,絞胎工藝最早產于唐代,至宋代蓬勃發(fā)展并發(fā)揚到極致,元以后逐漸衰亡。絞胎作為唐代出現的陶器新工藝,一般多用作器皿,絞胎俑則極罕見,因此絞胎俑一直以來均為比較貴重的物品。
在唐代,狩獵是貴族中十分盛行的活動,馬成為唐代文化藝術中最常見的題材。唐代馬俑,是唐代馬文化中最生動、最藝術的珍品。“馬俑”不僅能從側面反映出唐代各個階層的社會生活狀況,上至皇宮貴族的慶典、祭祀、游獵、沙場征戰(zhàn)活動,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起居和基本的商業(yè)運輸行為;這些精美的“馬俑”藝術雕刻,也能充分反映出唐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藝術才華和對藝術孜孜不倦的熱愛,他們的卓越藝術成就是后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近日,深圳御寶軒征集到一件唐絞胎馬俑立件,高53cm。此件瓷質胎立馬塑件系全紋胎瓷土雕制而成,白胎上呈現深褐色木紋狀紋理,表面施透明白釉,見有嬋翼紋開片,細密氣泡,鈣質結晶體,馬四蹄踏地,凜冽威武,似靜非靜,似動非動,非�;顫娚鷦�。側光呈見淺灰色土沁,府板聞有強烈的土氣味,胎瓷創(chuàng)世稀少,御寶軒征集到的此件藏品彌足珍貴。據行家專家透析,絞胎陶瓷每一件產品都有其不同的紋理特色,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其紋理結構只有相似,沒有相同,它以獨特的紋理結構和色彩變化在陶瓷產品中獨樹一幟,成為諸瓷之中的佼佼者,堪稱制瓷精品。因此,瓷質胎塑件具有極高的收藏和經濟價值。
絞胎瓷的特殊性體現在瓷胎的表里如一,從美學上絞胎瓷強調素雅,講究符合“仁、義、禮、智、信源于心生”的君子品位。在歷史上,絞胎瓷深受士大夫階層的喜愛,但因其高燒制難度和低成品率,所以只有在經濟繁榮的時期絞胎瓷才能大量發(fā)展,絞胎瓷幾乎成為盛唐時期王公貴族們專用的奢侈品�!蛾惾f里陶瓷考古文集》曾對絞胎瓷進行過論述,“……當陽峪窯的古瓷器向來是不為人們所重視的,因此一個重要窯廠被忽略了。我以為在黃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陽之定、臨汝之汝以為,沒有一處能與當陽峪相媲美”。從這些話可以看出,當陽峪及當陽峪絞胎瓷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極高的品質。而今,絞胎瓷存世量較少,一件精品的絞胎瓷器更是少見,其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研究價值可見一斑。絞胎馬俑立件因罕見而珍貴,因珍貴而價值連城,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