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實用器,通過各種各樣的裝飾手段使陶瓷的形式更美、承載更多的文化內涵是歷代陶瓷制造者的不懈追求。早期的青瓷之所以以胎裝飾為主,并非人們刻意所為,而是因為在釉色上取得突破難度極高,人們不僅要從理論上了解金屬成分的呈色原理,還要在實際操作中毫厘不差地拿捏好分寸,稍有差池,便前功盡棄。要燒制出一件令人滿意的瓷器,技術和經驗固然重要,有時還需要一點運氣。
南北朝以前生產的瓷器主要以鐵為呈色劑,經還原焰燒成,瓷器釉色大多呈青綠色。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陶瓷工匠認識到,控制和排除胎釉中鐵成分的干擾,可以燒制出白瓷。反之,如果加重胎釉中鐵的含量,又可以燒制出黑瓷。在北齊時期,白瓷終于出現。到了唐代,以唐三彩、長沙窯彩繪、鞏縣青花為代表的釉裝飾得到空前發(fā)展,最終突破了傳統(tǒng)的單色釉格局。
宋朝是中國陶瓷發(fā)展史的高峰期,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在釉裝飾上達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高度。這一時期的汝窯、龍泉窯只憑單色釉本身就呈現極佳的裝飾效果,雖無雕琢之工,卻有凝重、深沉、含蓄、厚潤之美。官窯哥窯創(chuàng)“金絲鐵線”、“魚子紋”等開片釉,為釉裝飾工藝開辟了新途徑。尤其突出的是鈞窯創(chuàng)造的窯變釉(兩種以上釉合用變化出的特殊釉),這種窯變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多種色彩交相輝映,爭奇斗艷,流光溢彩,美輪美奐。
鈞瓷釉色的燒成原理來源于唐代魯山窯的花釉瓷器,當時出現了局部有彩斑的“唐鈞”。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瓷器專家楊靜榮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說他曾見到一件民間所藏的鈞窯凈瓶,高33厘米,造型規(guī)整,具有唐代特征,但釉色卻是鈞窯的,而且還有紅斑,釉色瑰麗,可與傳世鈞窯媲美。經檢測,該產品是宋代或宋代以前的產品。
唐代花釉瓷器的施釉方法是在較深或較淺的底釉上涂上與之色彩對比強烈的另一種釉,因不同的釉所含金屬氧化物的呈色原理不同,燒制出來的器物表面便出現色彩斑斕的藝術效果。宋鈞窯變釉也是利用這一原理燒成的,但工藝比唐代花釉復雜得多,宋鈞之所以在窯變上登峰造極,關鍵是高溫銅紅釉的穩(wěn)定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