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硯
□王家年
硯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發(fā)展的產物,為文房四寶之一,也是一種反映文人氣質的造型藝術品。從材質上看有玉硯、銀硯、銅硯、鐵硯、竹硯、木硯、瓷硯、陶硯、磚硯、水晶硯、紫砂硯等。
瓷硯始于東漢,在東漢至魏晉南北朝風靡一時,文人雅士極為賞識。唐宋時地方名窯有瓷硯生產,如唐代婺州窯所產多足硯,或稱辟雍硯,硯面隆起四周有水槽,以利應用,頗為盛行。宋時景德鎮(zhèn)湖田窯瓷硯,亦多圓形,釉色青翠淡雅如玉。元明景德鎮(zhèn)仿哥釉硯美觀大方,尤其“懷硯”小巧玲瓏,適宜醫(yī)家隨身攜帶應用。明清青花瓷硯多圓形,有大有小,方形甚少,還有少量的盒硯。
瓷質的硯臺,用細密瓷土燒制,硯心處不施釉,硯面堅硬平滑,不利于研磨和發(fā)墨,實用價值不高,但瓷器耐高溫,瓷硯在冬天可加熱作暖硯使用。
古玩市場里最多見的是清代民窯青花圓形瓷硯,通常高3厘米左右,直徑11厘米左右,四周起沿高出硯面,硯面光潤柔和,中部隆起,四周有水槽,整個硯形雖圓而扁似扁鼓形。硯外底釉凝重,飾青花幾何紋,有的書寫“祿在其中”,寓意刻苦讀寫,必有所成。有的書寫“福祿壽喜財”。大多底部飾青花鮮荷盛開,意在出淤泥而不染,以警示學童。
青花瓷硯,以清初燒造最為精致,作為文房用具,即可實用又可賞玩。瓷硯制作有不少工藝,如:青瓷、青花、綠釉、黃釉、祭紅、紫金釉、哥釉、粉彩、釉上五彩、素三彩、豆青釉、淺降彩等。各類瓷硯存世量少,其收藏價值會越來越高,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