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編磬
陶瓷編磬展示
磬是我國古代一種打擊樂器,通常用石制成,屬古代八音分類法中的石類樂器。石磬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河南安陽武官村大墓、四川成都金沙遺址、湖北隨縣曾候乙墓均有發(fā)現(xiàn)。按照磬的使用數(shù)量、演奏場所和方式,謦可分為特磬和編磬,單個的大石磬,稱特磬,若干個音高不同的磬編成一組用以演奏,稱編磬。
鴻山遺址3個戰(zhàn)國貴族墓中出土了多組成套編磬,共計54件,質地全為陶瓷,其中青瓷編磬21件、硬陶編磬33件,極為罕見。陶瓷編磬完全按石磬仿制,形狀像一把曲尺,上邊較直,下邊微弧,具有明顯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特征,主體分為兩段,大多一段較長,一段略短,兩段銜接處有一圓孔,用以系繩懸掛于木架上。懸掛時較長的一段向下垂,用于敲擊演奏,稱為鼓,略短的另一段向上翹,稱為股。青瓷編磬胎色灰白,釉色泛黃,雖為明器,但制作較為精致,鼓端和股端正反兩面均刻劃長方形框,內填戳印的“C”形紋。硬陶編磬的形體較青瓷編磬小,制作也明顯粗糙簡單,且均為素面,胎為深灰色,局部呈紅色,從中亦可管窺當時陶瓷裝窯燒造的工藝水平。
磬起源于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最早出現(xiàn)在先民的樂舞活動中,后來隨著禮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和編鐘一樣,用于帝王貴族的殿堂宴享、朝聘禮儀、宗廟祭祀等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為象征身份地位的禮器。
鴻山遺址戰(zhàn)國貴族墓中出土如此眾多成組成套的陶瓷編磬,體現(xiàn)了墓主的尊貴等級。編磬是兩周時期中原地區(qū)禮樂制度中的常見典型樂器,因此,鴻山遺址出土陶瓷編磬亦反映了吳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深厚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