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由中國學者編成的流入日本的中國文物目錄《中國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15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首發(fā)。這是該目錄編成66年后首度公開出版。該目錄收錄了甲午以后至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前夕被日本劫奪的中國甲骨、石器、銅器、刻石、陶瓷、古玉、絲繡、書畫、寫經(jīng)、拓本、雜物、古籍等類中國文物15245件,大部分器物標出了高度、重量、口徑尺寸、藏處以及所依據(jù)圖譜的書名簡稱、頁碼等資料,是追尋海外流散文物的一項扎實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文獻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國家文物局原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表示,“看到這部書,想起了當年參與這項重要工作的徐森玉、顧廷龍、吳靜安、程天賦等老先生為之付出的巨大心力。從甲午戰(zhàn)爭到抗戰(zhàn)勝利,正是中國文物遭受日本欺凌、劫掠最為嚴重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流入日本的中國文物,大都是通過非法、非正常途徑實現(xiàn)的;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物等級很高,均為高品級的珍稀文物。”
點評:看了這條消息除了嘆息之外,我們似乎還可以這樣推想,日本學者有時候在一些中國文化方面的課題研究顯得頗有心得,這些搶去的“贓物”一定是幫了大忙的。沒有一手實物,沒有寶貴的史料,怎么能做好研究呢?對于歷史的、文化的東西,希望富裕起來的人們,不僅關(guān)注花4.368億元大手筆買下黃庭堅手卷的,也要關(guān)注為保護文化傳統(tǒng),默默奉獻勞心勞力的。最近文化部通過了《大運河遺產(chǎn)保護管理辦法》,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大運河遺產(chǎn)保護,建議有錢的組織或個人可以考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