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日用瓷與藝術瓷是“水”、“油”分離的,藝術瓷擺在美術館、博覽會,即使進入家庭也是點綴;而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日用瓷,數(shù)十年一個樣。生活需要美,在使古樸的陶瓷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時,將美感置于其中,這是陶藝家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實,藝術瓷和日用瓷涇渭分明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在各大商場,藝術瓷千姿百態(tài);而日用瓷仍沿用明代正德年間的造型,千年不變。中國有廣東潮州、佛山,山東淄博,河北唐山和江西景德鎮(zhèn)五大產陶區(qū),除了佛山產衛(wèi)浴建筑瓷和唐山產工業(yè)瓷外,其余三地均以日用器皿生活用品為主,出口量占全球的70%,利潤僅占6%,生產的杯、盤、碗等,與有藝術家參與、設計較為時尚化的相比,價格相差數(shù)十倍、上百倍,與國外品牌日用瓷器相比也很懸殊。那些圖案有創(chuàng)意、器型新穎的現(xiàn)代性器皿大多出自陶瓷界新銳,鮮見工藝美術大師的身影。即便現(xiàn)在有一批青年陶藝家走出傳統(tǒng)陶藝的框框,然而,他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僅僅停留在藝術瓷上,或者頂多設計一些禮品瓷或宴會瓷,從來沒有轉換到大眾百姓日日使用的日用瓷上。究其原因,關鍵還是價值取向,藝術瓷的價格高得離譜,一位名家的手繪杯子需上千元,一只花瓶的價格可以高達數(shù)萬元,甚至十數(shù)萬元。可日用瓷的設計費用卻非常微薄,致使設計師、藝術家無意參與。藝術瓷要生活化,日用瓷要藝術化,讓人們在使用這些器皿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美”,這是陶瓷界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