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瓷,當代名瓷典范。中國陶瓷史上遺留下來的陶瓷器皿在世界上價值連城,如珍似寶。青花瓷、粉彩瓷、紅瓷、五大名窯瓷等,都是歷史遺留給我們的莫大財富。我們在文物館藏機構(gòu)看到的紅瓷大都是低溫紅釉瓷,本文提到的中國紅瓷指的是“中國紅”,是20世紀燒制出來的高溫紅釉瓷。如今“十窯九不成”的中國紅瓷制瓷技術(shù)日漸成熟,名家作品更是演繹當代名瓷典范,日漸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珍寶,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外人士的喜愛。
紅瓷之所以名貴, 除了光澤顏色俱佳外,更因為它“千窯難得一寶”而成為瓷中珍品,在封建社會,只有皇家才能享用。其實中國在晚唐時期已燒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紅瓷,當時長沙窯銅的使用很廣泛,其目的是燒綠色,由于燒成氣氛的原因,它往往會出現(xiàn)還原焰,高價銅在還原焰下變成低價銅,成色就是紅色。而真正以銅著色的紅色釉下彩是始創(chuàng)于元代的景德鎮(zhèn),被稱之為釉里紅,至明初永樂時期,工藝水品提高,發(fā)色才鮮艷成熟起來。后來這種紅釉的燒制技術(shù)莫名其妙地失傳了。
自80年代中期開始,明代釉里紅瓷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價位扶搖直上。1989年,一件明洪武釉里紅牡丹菊花大碗便以2035萬港元的創(chuàng)世界記錄價位在港拍賣成交。這一價位不僅是釉里紅瓷品和明瓷拍賣之最,也是中國文物藝術(shù)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上所創(chuàng)高價位記錄之一。至今,明代里紅瓷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一直保持高價位狀態(tài),幾乎每件明釉里紅瓷品,都能在拍賣市場上以不低于百萬港元的價位成交。影響所及清初釉里紅瓷品,在拍賣市場上的價位也直追明瓷。
從歷史遺留下來的紅瓷作品拍價來看,紅瓷的珍貴價值不言而喻。但是直到1998年,高溫紅釉瓷的燒制方法才研制出來。成功后,中國紅瓷便馬上成為當代瓷器中的珍品,多次被選作國禮,贈送國際友人。而其珍貴的收藏價值被國內(nèi)外藏家、業(yè)界廣為看好。下圖中的《中國紅龍鳳呈祥功夫茶具》曾作為國家主席胡錦濤贈送給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國禮。
高溫的中國紅瓷之所以受歡迎,一是燒制難度很高,工藝復雜,通常要四次進爐,經(jīng)過素燒、釉燒、紅燒、金燒四道工序,有“十窯九不成”之說;二是形成難,在1200度的高溫下成瓷;三是貴,其材料貴紅釉是用稀有金屬鉭燒制而成,金屬鉭是比黃金還貴的稀有金屬。
當代陶瓷精品眾多,但中國紅瓷以其獨有的藝術(shù)價值和工藝價值成為其中的佼佼者,無愧為當代名瓷,亦是中國陶瓷史上的名品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