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同樣,看待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民窯也應如此,不可隨意小覷。如湖北孝感馬口窯,屬地方民窯,長期以來不被人們所了解和重視,認為它的歷史短,生產(chǎn)的是日用品陶器,價值不大,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見,其實自明清以來的民窯中,它是十分重要而且獨樹一幟的。它燒造的產(chǎn)品是相當有生命力和藝術魅力的。
馬口窯地處長江流域中部地區(qū),為湖北孝感市境內(nèi)一座典型燒造陶器的民窯,據(jù)考,馬口窯自明代隆慶元年(1567)延燒至1990年,歷經(jīng)四百多年不間斷傳承,生產(chǎn)了大量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日用藝術品,而且品種繁多,涉及鄉(xiāng)村及城鎮(zhèn)百姓方方面面的實用性器物,服務于廣大的社會層面,因此,它是研究明清以來社會百姓生活方式的最佳素材,也是十分珍貴的原始資料,有較高的收藏價值。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在這里特介紹我縣收藏協(xié)會副會長聶勝先生前些年所收藏的兩件馬口窯燒造的黃釉剔花人物圖陶瓷壇,它以一種質(zhì)樸的風格和獨特剔花工藝,聞名遐邇。兩件器物型制、釉色、大小基本相似,只是人物圖案紋飾有別,特別是其中一件更加引人注目,通高36厘米,口徑12厘米,底徑15厘米,圓口,矮頸,圓鼓筒形腹,折肩,餅形,底微內(nèi)凹,無釉,胎質(zhì)堅硬,厚重,通體黃釉剔花工藝,簡潔明快。肩部為如意紋,腹部周圍有四個人物紋間以萬字格紋,其人物形象似仙若神,富有濃厚佛教文化的韻味,形象栩栩如生。(上圖)
至于這件壇上人物畫意味著什么?以及為何說它是屬于馬口窯產(chǎn)品等問題,我們進行了初步考證;一、從四個人物形象上看,應為《封神演義》里的人物故事,指的是佛教中四位護法天神的四大天王,反映了我國古代佛教文化的內(nèi)涵。二、在剔花工藝上,它出現(xiàn)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磁州窯,一直至明清乃至民國時期,湖北孝感馬口窯又有了傳承和創(chuàng)新,顯現(xiàn)出濃厚的地方特色。所謂剔花工藝是施化妝土,按圖樣用竹刀(或金屬刀)在紋飾以外的部分剔去,再施釉燒制而成,富有一種浮雕式的立體感。三、由于馬口窯陶瓷多采用當?shù)靥赜械募t黏土,土質(zhì)細膩致密,產(chǎn)品敲擊鏗鏘有聲,而且有耐腐蝕性、滲漏性的特點,深受當時群眾歡迎,多作為腌菜用具,故又叫“泡菜壇子”,被譽為“農(nóng)家樂”。特別是馬口窯剔花工藝,制陶藝人擅長信手揮刀,在壇面上飛快地刮剔出各種花卉,人物裝飾圖案,形象生動,其刀法老練,虛實相生,簡潔大度,更是有其獨到之處。前些年有一件“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馬口窯黃釉剔花壇子,還在國際上得過金獎。2000年中央電視臺《鑒寶走進孝感》節(jié)目,這件壇子還被評為地方國寶。
總之,馬口窯燒制的這類黃釉剔花陶瓷器,富有一種質(zhì)樸美、簡潔美、工藝美、意蘊美,在陶瓷大家族中,它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與世無爭,服務大眾,廣受老百姓的喜愛和歡迎,真可謂:“不去殿堂爭寵幸,愿入尋常百姓家。”因此說,難能可貴的是它既有特有的地方性,同時又有深厚的人民性,我看,這一點應是其他陶瓷器所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