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guī)則七:產品設計眼花繚亂,自己未懂而施與人
【潛規(guī)則表現(xiàn)】
累積期權產品在今年“惡名遠播”。不僅僅是內地富豪,許多香港顯貴們都紛紛栽在了這個“金融毒品”,數千萬身家灰飛煙滅,反而倒欠銀行一筆債務。隨著產品相繼到期,虧損的案例正在頻繁地浮出水面。
內地投資者對于這款產品的認知大致分為兩類:完全不清楚風險和清楚風險但愿意一搏。后者更多的是受到2007年大牛市的“慫恿”。更為嚴重的是,國際媒體披露,許多制造和銷售金融衍生品的機構自己都無法說清這類產品的風險所在,同時,為了獲取銷售獎金,銷售人員傾向于描述收益而忽略風險,加上國際知名機構在內地投資者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使得很多富豪確實是在不甚了解的情況下走進陷阱,財富被迅速洗劫一空。
【專家提醒】
時下大行其道的創(chuàng)新型金融衍生產品設計得令人眼花繚亂,非普通投資者能完全理解,即便是售賣該產品的理財師,對此也經常一知半解。由于收益一定伴隨著風險,不論是投資者,還是產品的發(fā)行機構,充分了解金融衍生產品可能帶來的收益及風險同樣重要。從風險披露角度看,國內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多為商業(yè)銀行代銷、投資銀行設計的產品。投資銀行掌握著交易系統(tǒng)、交易對手、交易資金及交易平臺等詳細的內部信息,這些都是商業(yè)銀行所不能掌握的,顯然,推銷這些產品的理財師是否更好地了解、認知這類產品,也毋庸置疑了。
如今,中間業(yè)務收入逐漸成為銀行收入的重要項目,不少理財師對各類理財產品不夠了解、對理財理念沒有整體思路,由此造成的影響已不可忽視。
潛規(guī)則八:金融迷信“大而不倒”“大而不敗”神話
【潛規(guī)則表現(xiàn)】
迷信是一種信仰危機。一直以來,在金融領域流傳著這樣的規(guī)則:信奉外資機構、追捧大公司,迷信“大而不倒”的神話。延伸至理財領域,往往形成了固性思維:買大金融機構的產品、買排名第一的產品。金融危機爆發(fā)前,對外資機構、特別是國際知名的大型外資銀行的追捧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凈值人群更為突出,他們青睞于外資銀行的國際視野、國際品牌、高端的個人服務體系,以及遍布全球的豐富的產品體系。在此思潮彌漫下,理財決策只是簡單地從自身興趣出發(fā),或過度地夸大“月亮圓些”并做出判斷。
除對外資機構、大銀行的追捧外,理財領域還出現(xiàn)了“排名依賴癥”,買基金不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產品類型,而是數哪家“星星”最多,或者首選某段時間排名第一的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
【專家提醒】
相當多的理財師在為客戶進行理財規(guī)劃時,更容易不基于客戶自身需求、不結合風險性、收益性、流動性綜合考慮,而是基于從眾心理,基于固化的思考,基于“大而不倒”、“大而不敗”的神話進行理財產品的選擇。2008年金融危機讓這群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同時也讓形形色色金融模型和創(chuàng)新理論的迷信,對金融大亨們的迷信,走下神壇。
潛規(guī)則九:在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下,理財產品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潛規(guī)則表現(xiàn)】
以“看多”或追逐市場熱點為主,國內理財產品的相似度不遺言表,頗有些心照不宣。當然,這與很多投資者缺乏理性息息相關。眾多投資者熱衷于“明星基金”或“明星基金理念”。這種風潮導致,不同產品特征的基金集中持有完全相同的投資組合,同一家基金公司擁有數只偏股型基金,甚至同一基金經理管理著多只基金……“群狼戰(zhàn)術”、“同質化”投資的思路相當明顯。不完全統(tǒng)計,在2007~2009年度間同時參與管理兩只及以上基金的基金經理多達49人。
【專家提醒】
由于基金經理個人的精力有限,旗下基金投資雷同在所難免;另一方面,在排名壓力下,為“避免犯錯誤”而趨向獲取平均收益,導致他們偏好隨大流、追熱點。一些基金在行業(yè)和重倉股配置上趨于雷同,與其名稱甚至基金合同大相徑庭。這與市場追求短期效應、忽視長期收益不無關系。
當然,“同質化”也應該區(qū)別對待。正面意義是,諸如,對于某一領域或某些優(yōu)質公司股票的共同投資,反映了國內機構投資者在公司研究、標的選取能力方面的全面與一致的提高。但不可否認,當前國內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層次較低,產品創(chuàng)新主要表現(xiàn)為外延式擴張而非內涵式的質量提升,產品同質化現(xiàn)象比較突出。市場風云變化之下,理財產品呈現(xiàn)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局面,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