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日常生活用的陶瓷器皿,除統(tǒng)治階級所需的部分高級瓷器,是通過貿易從宋朝輸入外,大部分民用瓷器是西夏自己燒造的。西夏陶瓷的裝飾技法主要有剔刻釉、剔刻化妝土、印花、點彩和鏤空等。其中剔刻釉占突出地位,是西夏瓷的一大特點。
1.剔刻釉:剔刻釉即指剔釉和刻釉。剔釉是在施釉的胎體上用刻刀剔去紋飾以外的部分,留下的釉面形成主體紋飾;刻釉是在釉面上刻出花紋。一般情況下剔釉和刻釉技法多結合使用。西夏剔刻釉裝飾主要在褐釉、黑釉的經瓶、扁壺、缽上,個別的在白釉瓷上。剔刻花常見用于開光內的主體紋飾,開光外則為地紋。剔刻釉由于剔出地胎而露出灰黃的胎色,達到烘托主題紋飾的目的,并使紋飾具有浮雕感,藝術效果很強!
2.剔刻化妝土:是在施化妝土的胎體上剔刻出花紋,然后罩以透明釉。燒成后,剔花部分在淺青色地上呈現出白色花紋,刻花部分則在白色地上顯現出淺青色花紋,而兩者結合于一起,給人以素雅之感,很具藝術特色。
3.印花:是用瓷土燒成的印模壓印而成,多用于姜黃色釉和青釉的碗、盤上!
4.點彩和鏤空:這兩種裝飾法在西夏也有發(fā)現。點彩多在白釉或青釉的碗、盤上,用褐色顏料在胎上點成梅花斑點紋或菱形點紋,然后再罩透明釉。鏤空較少,僅在金剛杵、如意輪等佛教用品及陶瓷雕塑上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