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古瓷器,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下手。
款識,F(xiàn)今的傳世真品和仿品以明、清兩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窯絕大部分都有年款。鑒定這些古瓷器時,要特別留意款識的筆法特征,如橫、豎、撇、捺、勾、挑、點等的不同。官窯款識的字體都有較高水平,仿制者模仿難免出現(xiàn)破綻。
造型。瓷器的形狀變化,是一個由簡單趨向繁雜的過程。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論,元代造型一般就較為笨重稚拙,無論何種瓷器,都比明、清瓷器顯得“粗疏”。尤其是日常應(yīng)用的壇、罐、瓶、壺及盤碗等一般器物,元瓷的器形都比明、清要大。
紋飾。古瓷器上的紋飾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隨著繪瓷原料和技術(shù)的不斷豐富而改進。其無論是題材內(nèi)容還是表現(xiàn)形式也就成了劃分時代、鑒別真?zhèn)蔚囊粭l有力線索。
胎釉。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區(qū)的古瓷器,其胎釉成分及燒造或多或少都有差別。要注意瓷器釉質(zhì)的粗細和光澤的新舊,以及氣泡的大小、疏密等幾方面的特征。例如,老瓷的釉面有一種內(nèi)斂的寶光,稱之為包漿,而現(xiàn)代仿品釉面出現(xiàn)的是刺目的“浮光”。另外,對釉層的厚薄程度及縮釉、淌流狀態(tài)也要加以注意,如宋鈞窯瓷釉多有堆脂,定窯瓷釉多有淚痕,明、清脫胎瓷釉則瑩似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