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萬隆將于2009年9月9日至11日在北京昆侖飯店瑯玕廳舉行專題拍賣會,本次拍賣會特設(shè)兩個專場:“猶珍”——中國古代瓷珍暨雕塑殘器專場和“江南煙雨”——瓷器工藝品專場。
萬隆這次在業(yè)界首開殘器專場,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逝去的是歷史,留下的是光輝,古代瓷珍和雕塑并沒有因為它的殘缺而被歲月的長河湮沒,相反,收藏殘器更是我們珍視歷史、收藏文明的一種責任。這次拍賣會的組織者,北 京萬隆的副總經(jīng)理卞亦文先生如是說。他在接受采訪時,特別談到了主辦這次拍賣會的幾點想法:
一、古代瓷珍和雕塑,并不因為殘而失去藝術(shù)價值。真正懂得收藏和欣賞古董的人,不僅能欣賞古代藝術(shù)品完整的美,更因為能欣賞殘缺美,而凸顯出其欣賞者超凡脫俗的心境和對藝術(shù)敏銳的感悟。世界美術(shù)史上最著名的藝術(shù)品就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南ED斷臂女神維納斯雕像,正是因為其殘缺美在視覺上帶給人們刻骨銘心的震憾,自然的美征服了所有人的靈魂,使人心曠神怡。昔日王公貴胄,今日平常人家,一件古代藝術(shù)珍品,歷經(jīng)了多少斗轉(zhuǎn)星移、世事滄桑,雖然局部殘損,但是它的基本器型和主體紋飾依然保留,那么它的藝術(shù)審美和收藏價值就永遠不會被歷史淹沒。殘缺本身就是一種美,它給人們以無限的遐想,也許只有真正擁有了,它才會給你講述背后哪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對于真正的收藏者來說,注重其藝術(shù)內(nèi)含,才是收藏和審美的最高境界,只有以純樸的理念才能從中領(lǐng)略到藝術(shù)的真正魅力。
二、古代瓷珍和雕塑,并不因為殘而失去歷史文物價值。殘器因為歷史磨難而留下歲月疤痕,它本身就是滄桑變故的見證,其美和藝術(shù)價值是不可磨滅的。收藏者希望收藏歷史、收藏文明;而文物本身就是歷史文化的產(chǎn)物,是當時文化成就的見證,蘊含著特定的歷史信息,折射出特定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內(nèi)容。當它有缺殘時,仍舊承載著歷史文明,其珍貴性不可動搖。
三、古代瓷珍和雕塑,并不因為殘而失去學習研究的價值。對于一件藏品,采購和保管的工作很簡單就能完成。而要想從藏家變成行家,甚至專家,就需要對自己的藏品從歷史、文化、藝術(shù)、工藝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研究,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每件文物都是歷史的縮影,每件藏品都深深鐫刻著歲月的痕跡。要全面客觀地認識它們,就必須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通過實物去研究、挖掘、解讀歷史,這樣才能實現(xiàn)藏品的真正價值。殘器在收藏的初學階段是最好的“老師”,就在收藏的成熟階段有些也屬不可多得的標本。對于初涉收藏領(lǐng)域的人,了解文物的基本理論知識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見實物。讀書十遍不如見真品一次,這是眾多藏家共同的體會,也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習鑒定的必經(jīng)之路。實踐證明,不接觸真品,而僅憑書本就想掌握藏品鑒定知識和方法是不可能的。對于一般收藏者來說,完整的精品是可望而不可及,殘器無疑是收藏者價廉的學習資料和入門的實物向?qū)А?/p>
四、古代瓷珍和雕塑,并不因為殘而失去市場經(jīng)濟價值。以往,收藏者一般認為殘器只有研究價值,沒有什么市場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殘器的藝術(shù)價值大于投資價值。“瓷器起毛,不值分毫”、“瓷器毛了邊,不值半分錢”等這些行內(nèi)口頭禪就是對瓷器的完整性苛刻要求的集中反映。但近幾年,隨著人們收藏觀念的多元化和精品越來越稀缺,殘器精品的投資收藏價值也越來越受到市場人士的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