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消融的下午,在王錫良家灑滿陽光的客廳,墻上懸掛的“陶瓷世家”四個大字格外明亮。老人坐在他的木沙發(fā)上輕描淡寫地對我說起往事,“我15歲第一次賣的是一個筆筒,畫的西施,賣了兩塊錢,我媽媽、我嬸嬸都高興得不得了,那是上世紀30年代,兩塊錢能買100斤大米了。”
王錫良得意地從臥室的衣柜里翻出一個剛燒制完成的瓷瓶給我看,瓶身寥寥數(shù)筆青花,畫的是一塊巖石,一旁寫著“涂成一片石,添上一棵松,安一小亭子,再請一詩翁”,別有意境。“青花要燒出來才知道什么樣,上次燒了10多個,才得了兩三個,這個青花燒得蠻好!”剛說完,他又不忘解釋道,“我是畫粉彩的,青花我是門外漢,畫著玩。”
從13歲開始學藝,這位跟陶瓷打了70多年交道的老人身上,浸透著人生的厚重,也正因為此,他的言談舉止中自然流淌出的是謙和。
“滿口飯可吃,滿口話不說,活到八十九,不知眼睛瞎不瞎。”在一本題名為《錫良文存》精致小巧的宣紙冊上,王錫良用一筆風流獨到的行書寫下他的座右銘。
他為人民大會堂江西廳創(chuàng)作大型瓷板畫,卻曾被批評連最基本的“料性”都不懂。 1959年,隨著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大會堂裝修完畢,年僅37歲的王錫良為自己贏得了前所未有的聲譽。為他帶來巨大榮譽的工作,就是為人民大會堂江西廳創(chuàng)作大型瓷板畫《革命搖籃井岡山》。
“大家都起稿,題材都是革命題材,我畫了一幅小的井岡山,省里的文化局長說‘這個中國畫味道很足,就讓他來畫’。”王錫良當時所在的陶瓷工業(yè)科學研究所會聚了當時全國最著名的陶瓷藝人和陶瓷美術(shù)教授,這個結(jié)果令人十分意外。
這看似意外的結(jié)果來自王錫良的精心準備。江西廳在沒有裝修之前,曾經(jīng)邀請江西和北京的藝術(shù)家們到現(xiàn)場征求設(shè)計意見,江西方面建議以瓷器為主,北京的畫家卻反對。“他們說不要把江西廳搞得像瓷器店。我聽到這種說法,回來就創(chuàng)作了一幅中國畫想試試看。”
從元代開始,景德鎮(zhèn)就是中國的制瓷中心,并從明洪武年間開始設(shè)立“官窯”專為皇家生產(chǎn)陶瓷。但在上千年的制瓷歷史中,陶瓷繪畫一直只作為瓷器的裝飾手段存在,一般人認為,陶瓷只是工藝品,不能算是藝術(shù)品。
清康熙、乾隆年間,景德鎮(zhèn)官窯瓷器中開始出現(xiàn)繪有中國畫圖案的陶瓷作品。但國畫是平面的,陶瓷是立體的,陶瓷繪畫材料筆法與國畫也存在差異,更需要燒制成器,想在陶瓷上呈現(xiàn)中國畫的效果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釉上彩是畫在上過釉、已經(jīng)1300攝氏度高溫燒制過的瓷器上,畫完后再用700攝氏度高溫燒一次。粉彩的顏色經(jīng)過高溫會發(fā)生改變,要綠色畫的時候是白色,要紅色畫的時候是紫色。色相如何把握,都要有功力,一般的畫家只能畫燒制后顏色不變的新彩,畫不了粉彩。”當然,在王錫良看來,這些基本的技藝并不算難,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的瓷板畫難在要畫出沒有畫稿可循的井岡山全景,共四尺高、一丈多寬。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用現(xiàn)實主義題材,完成這么大的瓷板。
王錫良向領(lǐng)導要求去井岡山實地體驗生活,充實畫作的內(nèi)容。“井岡山那么大的山,幾個哨口我都是靠腳量著去。”江西井岡山著名的紅軍5大哨口在當年紅軍根據(jù)地茨坪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之間的距離大多超過30公里,王錫良帶著干糧在山上一住就是十多天,足跡到哪里,就寫生到哪里。
半個月后,回到景德鎮(zhèn)的王錫良開始根據(jù)寫生的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這時,距離人民大會堂安裝瓷板時間已經(jīng)不足3個月。瓷板畫由四塊瓷板組成,剛燒制完一塊時就有人議論紛紛,不少人出于好意勸說他不要再畫下去,而其中最尖銳的批評就是“畫了20多年瓷器,連料性都不懂,還想進人民大會堂!”
所謂“料性”,是景德鎮(zhèn)陶瓷繪畫行業(yè)中的重要基本功,即對顏料性能的掌握,不能太濃,也不能太淡。景德鎮(zhèn)青花“料分五色”,主要成分為金屬鈷的氧化物,根據(jù)含水量程度不同燒制后會呈現(xiàn)5個不同的色階“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其中濃淡合宜的二濃料在傳統(tǒng)的粉彩勾線中運用最廣,王錫良卻偏偏不用它,“我用的大部分都是極濃的料,畫出來粗而且硬。”
王錫良的作品在景德鎮(zhèn)藝術(shù)瓷廠燒制成功后,被送往省城南昌,果然引起了一些議論。王錫良被通知立即趕往南昌解釋此事,“景德鎮(zhèn)其他人畫的都得到了肯定,就我的過不了關(guān)。我只能說來不及再重新畫了,只有拿到北京試試看,行就行,不行也沒辦法了。”為了保住自己的作品,他想出一個主意。
“一到北京,畫家們都說我畫的好,瓷板就留了我這塊,其他人畫的都否定了。”說起這個結(jié)果,王錫良再次在我面前得意開懷地大笑起來。他創(chuàng)作的《革命搖籃井岡山》以其大氣磅礴得到了一致贊揚,最終掛在了人民大會堂江西廳,掛了許多年。
由于出色完成如此重大的政治任務(wù),37歲的王錫良,一舉成為景德鎮(zhèn)新時代陶瓷藝術(shù)的代表,當年就被景德鎮(zhèn)市政府評為“陶瓷美術(shù)家”。
傳統(tǒng)粉彩人物,往往精雕細琢,王錫良畫粉彩人物,卻不孤立地側(cè)重臉形、鼻子、眉毛等處,他認為,這些恰恰是最沒有表現(xiàn)力的地方。需要表現(xiàn)的只是整體畫面的輪廓,無須繁縟做作。
他是景德鎮(zhèn)陶瓷巨匠“珠山八友”的弟子,他也將自己的成就歸功于多位師長的指點。1935年夏天,景德鎮(zhèn)一個王姓選瓷藝人家庭,決定讓自己的長子輟學到他的叔父王大凡那里學習繪瓷,以盡快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對于13歲的王錫良,畫瓷開始成為謀生的手段。上個世紀30年代,作為近代陶瓷史上著名的“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已經(jīng)名揚四海,他的一塊小瓷板,市價是4塊大洋,夠三口人半年的口糧。“當時叔父有10多個學生,有家境特別好的人,每年給師父100塊現(xiàn)大洋。”這一切,讓家境困難的王錫良羨慕不已。
學繪瓷要從畫畫稿開始。一次,王錫良和學藝多年已經(jīng)20多歲的大師兄一起臨摹師父給的畫稿“聞雞起舞”圖。畫完后,趁著師兄不在,王錫良對師父感嘆:“師兄畫得真好,跟您畫的一樣,我畫的真差。”王大凡卻笑著搖了搖頭:“他畫得可以,但是很呆板,你畫得差,但是很活。”
“珠山八友”將文人畫與陶瓷相結(jié)合,開創(chuàng)了“瓷上文人畫”的陶瓷藝術(shù),改寫了陶瓷作為工藝品的歷史。其中,王大凡最擅粉彩人物,他集諸家大成,獨創(chuàng)“落地粉彩”技藝,畫粉彩人物時,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在瓷胎上色料,再罩雪白、水綠。1915年,王大凡的《富貴壽考》人物畫瓷瓶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得金獎。王錫良對王大凡十分佩服,“當時,他畫的東西在我心目中就像神圣之物一樣,他對我說的這一句話讓我受用終身。” 王錫良說起他學藝時的收獲:“學畫時,叔父的畫稿,他的兒女王曉凡、王曉蘭都留下來慢慢臨摹,我拿不到畫稿,全靠自己記下來畫。當時可能覺得吃虧了,現(xiàn)在看來是得益了,從學開始,我就曉得要自己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