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世界現代營銷之父科特勒的一句話啟動了商界變革:“市場營銷最簡短的解釋是:發(fā)現還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并滿足他。”
2005年9月科特勒在“菲利普·科特勒新思維全球巡回論壇”上再一次強調:“營銷需要創(chuàng)新但萬變不離其宗——發(fā)現并滿足需求。”
那么怎樣尋找消費者的需求呢?本文提供六種方法,僅供參考。
一脈眼:密切關注消費者生活
現在有些廠商研發(fā)產品時,還是閉門造車,想當然地生產,然后讓消費者去適應他的產品,根本不調查一下,這個功能消費者能不能用上,最后弄得消費者要的沒有,不要的倒出來了。
在遭受“非典”、“涼夏”、原材料漲價等多重“壓迫”的2003年,海爾空調仍有不俗的表現,最主要的因素來自于產品創(chuàng)新——氧吧空調。與其說是產品設計的成功,不如說是對消費者生活密切關注而誕生的滿足需求方式的成功。
氧吧空調的創(chuàng)意很簡單——根據室內因封閉而導致氧氣不足(雖然這種相對的氧氣不足對人并沒有多大的影響),通過空調增加氧氣含量;而且原理也很簡單——據設計這種空調的海爾空調專家介紹,只是在空調上加上一種特殊的富氧膜,使通過這層膜的氧氣濃度提高到30%,然后用汽泵將含有30%的氧氣導入室內,從而保證室內氧氣充足,即保證了人們的活力,又避免了空調病的發(fā)生。
這一差異化的設計,使海爾在其他各空調品牌高舉價格屠刀腥風血雨地殘殺時,而獨享高利潤。海爾氧吧空調的成功,就是關注消費者生活的結果。
這是消費者掌握話語權的時代,還是抱著老思維做市場,遲早會被他拋棄的。只有轉變觀念,以消費者為中心,密切關注他的生活,要就多給,不要就一點也不給。如此這般,消費者才可能滿意。
二脈耳:積極聽取消費者意見
產品好不好,不是說你廠家說好就好了,而是使用它的消費者說滿意,還不錯,那才是真的好。正如某廣告語所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此產品一經推出,它的市場反映怎么樣,是啥情況,就得問消費者,那才是最正確、最直接、最有效的,往往消費者的一些不滿或意見都會成為企業(yè)研發(fā)產品的風向標。
海爾一直將用戶的難題作為自己的研發(fā)課題,取得了很好的市場反映。
1997年年底,一位上海的用戶打電話給海爾,說他們上海人單身貴族比較多,喜歡勤洗勤換,一到夏天問題就來了,簡單的洗個內衣內褲也要給大而笨的洗衣機裝滿水,這樣就會產生三費:費水、費電、費洗衣粉。她就建議能不能開發(fā)一種小而巧的洗衣機。海爾人一接到這個電話很重視,馬上開始市場調研,發(fā)現這個市場前景可觀,于是立即研發(fā),沒多久“小小神童”洗衣機就問世了,橫掃市場,銷量一片大好。
這還沒完,這個洗衣機進入四川農村市場,許多用戶用它洗地瓜。這時廣告公司就說了,馬上砸廣告進行市場教育——說只能洗衣服,不能洗地瓜。但海爾人就說了,既然消費者有這個需求,干脆就專門開發(fā)個洗地瓜的就行了,干嗎還非要打廣告?于是“大地瓜”牌洗衣機出世了,市場又是一片火暴。
所以說積極聽取消費者的意見,滿足他的需求,那么他肯定會用大把大把的鈔票回報你。
三脈腦:研究競爭對手也重要
稱職的競爭對手肯定也在研究消費者,從他的研發(fā)方向可以窺視出消費者的需求動向。因此研究對手既可以減少調研成本,同樣也能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為研發(fā)指名方向。
光明2002年推出一種介于豆奶和牛奶之間的飲品——光明麥風,以訴求健康為基調,廣告有力配合,渠道全力推薦,促銷隨即跟進,在上海這個奶制品如云的市場也風生水起火了一把。其實這個產品并不是光明的首創(chuàng),而是上海一家豆奶廠率先推出的一種全新豆奶——大麥奶(即在奶中加入大麥的香味),因其他原因,該產品在市場上未能成功,不久光明就推出了麥風。
當然對于對手的失敗,也要全面分析原因,是沒市場還是其他什么原因,都要摸清楚,倘若市場不看好,就此做罷,否則會重蹈其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