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飲茶開始就有了茶具,從一只粗糙古樸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別致的茶壺,歷經幾千年的變遷,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銘文,都是歷史發(fā)展的反映。歷代茶具名師藝人創(chuàng)造了形態(tài)各異、豐富多彩的茶具藝術品,留傳下來的傳世之作,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董,當它一一地展現(xiàn)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會感到驚訝和感嘆。無論是宮廷的金銀茶具,還是古樸典雅的紫砂茶壺,無論是歷史上官窯的瓷器茶杯、茶碗,還是民間藝人創(chuàng)造的漆器或竹編茶具,都會使你叫絕。
茶具發(fā)展史
茶具如同其他飲具、食具一樣,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共用到專一,從粗糙到精致的歷程。隨著"茶之為飲",茶具也就應運而生,并隨著飲茶的發(fā)展,茶類品種的增多,飲茶方法的不斷改進,而不斷發(fā)生變化,制作技術也不斷完善。
1、隋及隋以前的茶具
一般認為我國最早飲茶的器具,是與酒具、食具共用的,這種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種小口大肚的容器。韓非在《韓非子》中就說到堯時飲食器具為土缶。如果當時飲茶,自然只能土缶作為器具。史實表明,我國的陶器生產已有七八千年歷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當時食具兼作飲具的代表作品。但按現(xiàn)有史料而論,一般認為我國最早談及飲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漢(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約》其中談到"烹荼盡具,已而蓋藏"。這里的"荼"指的是"茶"、"盡"作"凈"解!顿准s》原本是一份契約,所以在文內寫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凈器具的條款。這便是在中國茶具發(fā)展史上,最早談及飲茶用器具的史料。
但是,明確表明有茶具意義的最早文字記載,則是西晉(公元265-316年)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的《嬌女詩》,其內有"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這"鼎"當屬茶具。唐·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引《廣陵耆老傳》載:晉元帝(公元317-323年)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接著,《茶經》又引述了西晉八王之亂時,晉惠帝司馬衷(公元290-306年蒙難,從河南許昌回洛陽,侍從"持瓦盂承茶"敬奉之事。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國在隋唐以前,漢代以后,盡管已有出土的專用茶具出現(xiàn),但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內的飲具之間,區(qū)分也并不十分嚴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兩者是共用的。
2、唐(含五代)茶具
由于唐時茶已成為國人的日常飲料,更加講究飲茶情趣,因此,茶具不僅是飲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實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賞價值,且有很高的藝術性。所以,我國的茶具,自唐代開始發(fā)展很快。中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這在唐·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有詳盡記述。本世紀80年代后期,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成套唐代宮廷茶具,與陸羽記述的民間茶具相映生輝,又使國人對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認識。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有關唐代宮廷茶具,下面已分件專述。這里,將唐代陸羽在《茶經》中開列的28種茶具,按器具名稱、規(guī)格、造型和用途,分別簡述如下。
風爐——形如古鼎,有三足兩耳。"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爐內有床放置炭火。爐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風。上有三個支架(格),用來承接煎茶的。爐底有一個洞口,用以通風出灰,其下有一只鐵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風爐的爐腹三個窗孔之上,分別鑄有"伊公"、"羹陸"和"氏茶"字樣,連起來讀成"伊公羹,陸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賢相伊尹,"陸氏"當指陸羽本人。《辭!芬俄n詩外傳》曰:"伊尹……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這是用鼎作為烹飪器具的最早記錄,而陸羽是歷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創(chuàng)者,所以,長期以來,有"伊尹用鼎煮羹,陸羽用鼎煮茶"之說,一羹一茶,兩人都是首創(chuàng)者。由此可見,陸羽首創(chuàng)鐵鑄風爐,在中國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創(chuàng)造。
灰承——是一個有三只腳的鐵盤,放置在風爐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炭撾——是六角形的鐵棒,長一尺,上頭尖,中間粗,握處細的一頭拴一個小。也可制成錘狀或斧狀,供敲炭用。
火筴——又名筋,是用鐵或銅制的火箸,圓而直,長一尺三寸,頂端扁平,供取炭用。
交床——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夾——用小青竹制成,長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時翻茶用。
紙囊——用剡藤紙(產于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內)雙層縫制。用來貯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用桔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內圓外方,既便于運轉,又可穩(wěn)固不倒。內有一車輪狀帶軸的墮,能在圓槽內來回轉動,用它將炙烤過的餅茶碾成碎末,便于煮茶。
拂末——用鳥羽毛做成,碾茶后,用來清撣茶末。
羅合——羅為篩,合即盒,經羅篩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內。
則——用海貝、蠣蛤的殼,或銅、鐵、竹制作的匙、小箕之類充當,供量茶用。
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鋸板制成,板縫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來煎茶。
漉水囊——骨架可用不會生苔穢和腥澀味的生銅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攜帶。惟用鐵制作是不適宜的。囊可用青竹絲編織,或綴上綠色的絹。囊徑五寸,并有柄,柄長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還需做一個綠油布袋,平時用來貯放漉水囊。漉水囊實是一個濾水器,供清潔凈水用。
瓢——又名犧杓。用葫蘆剖開制成,或用木頭雕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夾——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長一尺,兩頭包銀,用來煎茶激湯。
熟盂——用陶或瓷制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湯,"育湯花"用。
鹺簋——用瓷制成,圓心,呈盆形、瓶形或壺形。鹺就是鹽,唐代煎茶加鹽,鹺簋就是盛鹽用的器具。
揭——用竹制成,用來取鹽。
碗——用瓷制成,供盛茶飲用。在唐代文人的詩文中,更多的稱茶碗為"甌"。此前,也有稱其為"盞"的。
畚——用白蒲編織而成,也可用,襯以雙幅剡紙,能放碗十只。
札——用茱萸木夾住栟櫚皮,作成刷狀,或用一段竹子,裝上一束櫚皮,形成筆狀,供飲茶后清洗茶器用。
滌方——由楸木板制成。制法與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來盛放洗滌后的水。
滓方——制法似滌方,容量五升,用來盛茶滓。巾用粗綢制成,長二尺,做兩塊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種茶具。
具列——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狀或架狀,能關閉,漆成黃黑色。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用來收藏和陳列茶具。
都籃——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編成三角方眼;外用雙篾作經編成方眼。用來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種器具,是指唐時為數(shù)眾多的茶具而言,但并非每次飲茶時必須件件具備。這在陸羽的《茶經》中說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場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