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青瓷的沿革
影青瓷,也叫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鎮(zhèn)窯工們在五代青瓷、白瓷的基礎上燒制而成的一種特色瓷器。因其釉色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間,白中泛青、青中泛白而得名。晚清以前稱青白瓷,晚清以后一般稱為“影青”,晚清以至民國初年出版的瓷書又有“隱青”“映青”“印青”等名稱,所指均為青白瓷。
景德鎮(zhèn)窯雖然始燒于五代,但發(fā)展極快。北宋時,影青瓷制作技術(shù)日益成熟;到南宋,由于北方戰(zhàn)亂,大批制瓷名師云集景德鎮(zhèn),使其制瓷規(guī)模和質(zhì)量都得以快速地擴大和提高;一直到元代前期,形成了規(guī)模龐大的景德鎮(zhèn)影青瓷窯系。元青花燒制成功以后,影青瓷便逐步退出了自己輝煌的主演角色。
景德鎮(zhèn)燒制影青瓷的窯口遺址主要有湖田、湘湖、勝梅亭、南市頭、黃泥頭、柳家灣等處。其產(chǎn)品遍及大江南北,可以想見當時燒瓷的盛況。因為色質(zhì)如玉,影響極大,當時全國竟有8省34個縣出現(xiàn)了模仿景德鎮(zhèn)的瓷窯,由此形成了以它為中心的青白瓷系,并居于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
正如漢代彩繪陶模仿同時期彩繪漆器而燒制、唐代三彩器模仿同時期絲綢印染而燒制一樣,宋代影青瓷則是模仿玉器燒制而成的。
玉器,在史前社會,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在王權(quán)社會,被賦予了濃厚的權(quán)貴尊嚴;即使到了唐代,仍為上層社會專用之物。宋代,是一個崇尚玉器的時代,但一般的老百姓難以擁有,青白瓷正是在平民百姓對青白玉可欲而不可求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是景德鎮(zhèn)陶瓷匠師們別出心裁地利用當?shù)貎?yōu)質(zhì)原料燒出的色質(zhì)如玉的瓷器,以滿足包括廣大下層人民在內(nèi)的消費者們的需求。又因其色淡優(yōu)雅、晶瑩如玉,因此,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不久便贏得了假玉器的美稱。
景德鎮(zhèn)燒制的青白瓷以日用生活器皿為主。其中飲食用具有碗、盤、碟;酒具有壺、注子、注碗、杯、托子;另有、香熏、枕、女士用的母子盒、專用作明器的塔式蓋罐等。
影青瓷的胎質(zhì)潔白細膩,早期胎較厚,后來逐漸變薄,呈半透明狀,在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燒制,瓷化程度很高;釉色滋潤如玉,在刻劃花等處積釉較厚,釉色呈湖水般青綠色,精細透徹,釉薄處顯白,整體色調(diào)十分優(yōu)雅,但部分較早和較晚的釉色光澤泛黃,呈糙米色;工藝主要為刻花、篦點、篦劃和印花。其中,印花常見紋飾有牡丹、篦紋菊、蓮花、嬰戲、飛鳳、水波等,藝術(shù)感染力極強。
影青瓷鑒賞的基本方法
目前,在北方收藏市場上,宋元時期的影青瓷器很少。原因是北方的瓷器愛好者對來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加之贗品太多,認為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問津。其實,只要掌握了上述影青瓷的胎、釉、工藝特點(掌握器型的意義不大。因為仿古者對各類器型一般都把握得較好,如遇罕見而又特別的造型,則要慎重)和造假作偽的一般手法,完全可以一展身手。
影青瓷釉質(zhì)的手感和觀感,猶如青白玉一般,這是在鑒識宋代影青瓷時首先要考慮的。若遇干枯無光,釉面粗糙,或反之過于瑩潔潤滑者,則要謹慎。
又如影青瓷的胎色,潔白細膩,淘洗精細,有的器物精細到幾乎脫胎的程度,但在制坯和上釉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不夠均勻之處,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故若遇胎質(zhì)過分精細潔白,狀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潤無瑕疵者,須小心。
再如其紋飾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北宋早期影青瓷和元代的同類器物,花紋都不及南宋;若遇上像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圖案,則顯然值得懷疑。
宋、元時期的影青瓷器的底部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北宋影青瓷器的底部較高,南宋次之,元代則很矮,甚至接近平底;且底部顏色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