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縣洞上陶藝村,陶瓷工匠從有著400多年歷史的月記窯中搬出一批陶瓷茶壺
草長鶯飛四月天,南方山區(qū)小縣德化時晴時雨,惱人的晚春如期而至。
午后,64歲的老窯工吳清芳嫻熟地修出茶壺陶坯,細膩的瓷土不斷從他指間滑落。眼看天又陰了下來,他愀然不悅。拉好的瓷坯遲遲不干,燒窯的日子又要后延幾日了。
蔡徑村位于福建泉州德化城郊,四周青山延綿不絕,風景秀美。順著曲曲折折的小路進村,一座紅磚黛瓦的古窯依山而建,窯口上方的牌匾上寫著三個大字“月記窯”。這里保留著一種現今已極為罕見的傳統(tǒng)陶瓷燒制方式——薪火龍窯。
月記窯長43米,每月燒一次,一窯可燒2萬個茶壺。吳清芳19歲便到月記窯制瓷燒瓷,大半生與古窯相伴,他深為心安。
400年來,月記窯薪火不滅,它和散落在德化境內的200多個古窯遺址一道,見證了德化白瓷的輝煌歷史。千百年來,一件件溫潤如玉、明凈典雅的瓷器從德化燒制出來,沿著貫穿古今的海上絲綢之路走向全世界。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他的游記中盛贊:“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別城,名稱迪云州(德化戴云的音譯),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德化是民窯的典型代表,與江西景德鎮(zhèn)、湖南醴陵并稱中國“三大古瓷都”。德化陶瓷以“白”見長,瓷雕技藝享譽天下,早在宋元時期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譽為“中國白的故鄉(xiāng)、瓷藝術的搖籃”,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歷經歲月磨洗,德化白瓷歷久彌新,傳統(tǒng)瓷雕、西洋工藝瓷、日用瓷并蒂開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這座賡續(xù)千年的“陶瓷世界工廠”,再度綻放出迷人的東方魅力。
世界的“官窯”
德化是千年古縣,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建縣,取名“德化”,有“以德化民”之意。北宋時期,首任縣官劉文敏曾撰聯“德風吹草綠,化雨潤花紅”佐其意。
德化境內山脈連綿,森林密布,平地極少。“閩中屋脊”戴云山綿亙全境,大部分地區(qū)海拔逾700米,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清代詩人姚鼐在《宿德化縣》中曾感慨:“大壑連陰靄,中天峙碧巒。夜潮千嶂閉,明月九江寒。”
但大自然也給予了德化獨特的眷顧:豐富的“高嶺土”是制作陶瓷的優(yōu)質原料,大量的松木成為燒制瓷器的絕佳燃料。兩條主要河流分別通往港口城市福州和泉州,便于德化白瓷行銷全世界。
“村南村北春雨晴,東家西家地碓聲”,在唐代德化詩人顏仁郁筆下,全村老少制造陶瓷的場面生動再現;“傍人莫怪山間靜,茶滿瓷瓶酒滿樽”,瓷瓶裝茶的社會風貌,反映了當時陶瓷業(yè)的興盛。
從人口密集的城關到偏僻的山村,從田野到叢山密林,經?梢园l(fā)現古瓷片和古瓷窯的遺址。全縣目前已發(fā)現的自唐至民國的窯址達238處,其中“屈斗宮德化窯址”,坡長達57米,共有17間窯室,出土6790多件瓷器。
考古發(fā)現表明,早在3700多年前,這里的人們就學會了制陶。夏商時期,德化出現了原始青瓷制作。唐末五代,德化陶瓷已初具規(guī)模,編纂了世界第一部完整的陶瓷專著《陶業(yè)法》,并繪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廠規(guī)劃設計圖《梅嶺圖》。
“南海一號”右側中部船艙位置散落著一摞摞福建德化窯白瓷器和福建磁灶窯綠釉器
宋元時期,德化瓷產品以青白瓷為主,隨著泉州港的崛起,德化陶瓷大量外銷,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宗商品。于廣東海域打撈的“南海一號”出水13000多件外銷瓷器,其中大部分為福建德化窯白瓷與青白瓷。
明代,德化陶瓷燒制技藝達到巔峰,所生產的白瓷瓷質致密,白如凝脂,被譽為“象牙白”,誕生了何朝宗等工藝大師。他創(chuàng)作的形態(tài)各異的觀音,在日本及東南亞佛教國家中被奉為神物至寶,流傳到歐洲后,送子觀音造像曾一度被誤為圣母瑪利亞懷抱嬰兒耶穌。
被法國人稱作“中國白(Blanc de Chine)”的德化白瓷,成為歐洲上流社會競相追逐的奢侈品,他們極力研究、仿制德化陶瓷。波蘭王奧古斯都二世不僅大量購買,還下令仿制。
1708年,德國煉金術士伯特格爾仿制出第一件白瓷。1710年,德國梅森建立了歐洲第一家瓷廠,開啟了歐洲長達300多年的制瓷史,給歐洲乃至世界陶瓷業(yè)帶來了深遠影響。
清代,花式豐富、畫面活潑的青花瓷成為德化窯生產的主流,產品大量銷往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非洲等世界各地。“泰興號”沉船發(fā)現的35萬件德化青花瓷器,進一步證明德化瓷的生產和外銷在清代達到鼎盛時期。
清末,德化瓷業(yè)走入低谷,但少數藝人堅持創(chuàng)作。其中,蘇學金創(chuàng)作的《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之后許友義創(chuàng)作的《木蘭從軍》《關公》《觀音》等瓷雕作品先后在英國、日本等地舉行的博覽會獲得金獎。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得益于西洋工藝瓷的大量出口,德化陶瓷產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
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說,自宋以降,德化陶瓷就大量出口,從古代的粉盒、軍持及西方宗教用品,到現代的西洋工藝瓷,都深深印上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烙印。而且在國外的影響力遠勝于國內。“雖然德化白瓷在中國是民窯,但在歐洲深受皇室貴族喜愛,可以說是世界的‘官窯’。”
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授予德化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
傳統(tǒng)技法遭遇當代藝術
德化城區(qū)人多地少,傳統(tǒng)的柴燒窯被電窯、氣窯取代后,無論是生產日用瓷、工藝瓷的工廠,還是藝術家的作坊,都隱進一座座五六層的小樓里。
在這片以白瓷著稱的土地上,藝術瓷雕百家爭鳴,包括誕生了陶瓷大師許友義的許氏家族。出生于1969年的許瑞峰,是許氏瓷塑第六代傳人?恐鴮鹘y(tǒng)藝術瓷塑的傳承和堅守,許氏瓷塑這塊金字招牌經久不衰。
在他的“泰峰藝術館”,二樓是許家七代人作品的展示空間。季春的雨,說來就來,豆大的雨滴打在一樓天井的小池塘里,驚得池中錦鯉四散游去。許瑞峰招呼客人一邊喝茶,一邊聽雨。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許父創(chuàng)辦了陶瓷作坊,許瑞峰白天在國營瓷廠上班,晚上回家接著干活。彼時西洋工藝瓷飛速發(fā)展,但他堅守傳統(tǒng)。在他看來,德化陶瓷傳承千年,立足于世的還是瓷塑技藝。“離開傳統(tǒng)的瓷塑技藝,那還叫德化白瓷嗎?”
30多年的匠心耕耘,許瑞峰的作品深得收藏家和博物館青睞,他也被評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說,傳統(tǒng)技法還有很多值得揣摩和提升的地方,而并非“已經走到盡頭”。
在德化陶瓷藝術圈,同樣身為名門之后的蘇獻忠是一個“異端”。清末民初,亂世中的蘇學金創(chuàng)辦了蘊玉瓷莊,如今已傳到第四代掌門人蘇獻忠手中。
鴨舌帽、皮夾克,光在衣著上,51歲的蘇獻忠就迥異于常年粗布馬褂的傳統(tǒng)瓷塑藝人。在父親一手打拼出來的廠房里,他的工作室擺滿了藝術理論書籍和令人匪夷所思的作品:用白瓷燒制的蜻蜓,翅膀薄如蟬翼;一沓沓蓬松起皺的瓷紙,像是被水泡過的書。這些前衛(wèi)而大膽的作品,簡直是對傳統(tǒng)瓷雕的離經叛道。
出身名門世家,蘇獻忠深得父輩真?zhèn),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他捏的羅漢已小有名氣。“突然有一天我想,我才30出頭,難道一輩子都要捏羅漢嗎?”
1997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到德化辦進修班,蘇獻忠第一個報名。在那里,他接觸到了現代藝術理念,開始思考傳統(tǒng)與現代的融合。
很多傳統(tǒng)的白瓷藝人都是蘇獻忠的前輩,因此他早期的叛逆也不敢過于張揚。2009年,一批西方陶瓷藝術家到德化交流創(chuàng)作,在這些現代作品的映襯下,他的作品——一名傳統(tǒng)仕女坐在棺材上——顯得并不過分,他的“異端”行為也逐步為圈子接受。
“如果現在還固守傳統(tǒng)的觀音造像,只能叫抄襲傳統(tǒng)。你看現在西方還有滿大街的蒙娜麗莎嗎?”蘇獻忠說。
2016年,他用陶瓷創(chuàng)作了《紙》,開始從純粹的雕塑轉到抽象藝術。他說,觀念性的、抽象的藝術跟西方人思維模式接近,而不是具體的器物或人像。“我想我找到了跟西方現代文明對話交流的方式。”
2018年,《紙》系列作品被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收藏,他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現代德化白瓷藝術家,作品多次在歐洲展出。
但在骨子里,他一直沒離開過傳統(tǒng)。他的《紙》系列作品,用的是德化傳統(tǒng)薄胎技藝;他招的5個徒弟,正努力學習傳統(tǒng)的宗教造像技藝。明代雕塑家何朝宗創(chuàng)造的一系列技法,特別是以圓為主的衣紋線條,也一直傳承至今,是每個德化陶瓷藝人必備“技藝”。
“《紙》系列只是一個起點,用傳統(tǒng)技法能呈現出什么樣的當代藝術,德化白瓷藝術還有無限的可能。”蘇獻忠興奮地說,暢想著用3D打印等現代科技探索德化陶瓷新的可能。
千年的“海絲”基因,讓德化人身上充滿海納百川的精神。正是這份自信與包容,讓延續(xù)千年的德化白瓷在與西方文明的對話中,激蕩出全新的藝術火花。
明清時期的碗底,借助當代工藝燒制的碗身獲得“重生”;八個白瓷花瓶上稍加裝飾,講述了八仙過海的故事。在德化博物館二樓,展出的是另類的“中國白”。
自2017年以來,德化連續(xù)舉辦“中國白”國際藝術家駐地項目,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到德化駐地創(chuàng)作,他們以德化瓷泥為原料,結合異國文化和現代藝術理念,拓展白瓷藝術創(chuàng)作的邊界。
續(xù)寫千年“海絲”傳奇
“不怕生計窮,但愿通潮水”。世世代代的德化人以制瓷、貿瓷為生,至今,全縣一半以上的人口從事陶瓷業(yè)。
每次燒窯前,吳清芳都虔誠地在窯前擺上水果和豬頭,燃放鞭炮拜祭窯神。德化“窯神”是一位名叫林炳的拱窯師傅,他于900多年前發(fā)明的圓拱形大窯爐(亦稱雞籠窯),不僅將容量擴大了十幾倍,控制燒成火焰也變得更加容易,燒制出的瓷器更加潔白剔透。
在德化陶瓷博物館前的廣場,窯工林炳的雕像巍然聳立。盡管在上世紀80年代末,耗費大量木材的土坯窯全部被電窯和液化氣窯取代,但他的開拓精神代代相傳,世代以外銷瓷為業(yè)的德化,從古至今都引領著世界白瓷消費的潮流。
如今,德化陶瓷主要的出口品類從古代日用瓷變成了西洋工藝瓷。全球各地的環(huán)球影城、迪士尼的紀念商品、星巴克的“網紅”陶瓷杯,大多來自于中國南方的這個小縣。
在2000多家出口企業(yè)中,“順美”是其中的佼佼者。常年的外銷瓷生意,讓這家公司也變得“洋氣”起來。在公司展廳,招待客人的不是閩南功夫茶,而是咖啡和巧克力。
順美集團總經理鄭鵬飛說,公司根大力投入研發(fā)和設計,嚴把質量關,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議價權。
“最初我們做來樣加工,到現在我們設計能力提高了,生產的都是一年以后的產品,真正做到了引流世界潮流。”鄭鵬飛說。
如今,順美廠區(qū)大部分區(qū)域向游客開放,占地20000平方米的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從小矮人、白雪公主到艾莎公主,從復活節(jié)到萬圣節(jié)裝飾,各式西洋工藝瓷琳瑯滿目,儼然一個奇幻的陶瓷世界。這里不僅成為熱門的工業(yè)旅游景點,也是順美對外展示產品和設計的窗口。
現代工業(yè)的興起,傳統(tǒng)的柴燒技法逐漸沉寂,只剩下月記窯還保留著零星窯火。但它從未熄滅。
近幾年,隨著茶道、香道等“禪意”生活方式的風行,柴燒技法再次興起。吳清芳說,窯爐的柴火從下往上燒,第一個窯目的柴火要持續(xù)燒2個小時,才點燃下一個窯目的柴火,連續(xù)燒制一兩天,窯里的瓷器便“熟”了。
除了吳清芳做的茶壺,月記窯還燒制洞上陶藝村創(chuàng)客們的作品。洞上陶藝村,是以月記窯的柴燒、傳統(tǒng)手工制作為主題而集聚形成的創(chuàng)客工坊。
90后“創(chuàng)客”許巧梅租下了村頭的兩間瓦房,裝修一新作為自己的陶瓷創(chuàng)作工坊,展示著近百件作品。臨近月記窯開窯,她便整日守在村子里,為裝窯做最后的準備。
許巧梅說,柴燒窯各個部位受熱不均,燒制出來的茶具器形各異,正是這種“不完美”,滿足了追求拙樸器物的個性化需求。高溫熔化的釉水和柴灰融為一體,掉落在裸燒的陶瓷上形成形態(tài)各異的“落灰”,展現出機器工業(yè)產品所無法表達的質樸美感,日本、中國臺灣等地消費者尤為喜愛這樣的器皿。
“去年我一共燒了十窯,訂單一直供不應求,”許巧梅說,“帶著柴燒瓷出去參展,每次幾乎連樣品都被一搶而空。”為了讓產量跟上,除了在月記窯租窯燒瓷,去年底她還自己建了個一立方米的小窯,跟著老師傅學燒窯技術。在社交網絡上,她定期更新自己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展示銷售最新的燒制成果。
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說,德化正推動陶瓷企業(yè)在機器、材料、管理實現突破,實現傳統(tǒng)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級,同時注入設計、文化、科技“三大元素”,實現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升級,推動古老的藝術瑰寶續(xù)寫千年“海絲”傳奇。
如今,蔡徑村已有二十多家像許巧梅這樣的青年藝人所建的工坊,村里的灰頂紅磚瓦房也都改造成了柴燒瓷的藝術展示空間。古窯薪火不息,來自全球的創(chuàng)客和陶瓷藝術家聚集于此,等待著每一次窯火的復蘇。
轉載自2019年4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原標題為《福建德化白瓷被譽為“中國白” 宋元時期已銷海外 世界“官窯”再續(xù)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