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胎,又稱作“攪胎”“絞泥”“透花”,日本人稱之為“鷓鴣斑”,西方人稱其為“大理石紋”,它是我國唐代制瓷業(yè)開始出現(xiàn)的一個新工藝。絞胎瓷器以其變化多端的紋理,自然天成的神韻,成為中國陶瓷史上一朵絢爛奇葩。
唐代絞胎和唐三彩一致,均以高嶺土作胎,因燒成溫度不同,胎色白中帶粉紅,大都施低溫黃釉、綠釉和三彩釉三種色調(diào),以黃釉居多,三彩釉最少。其制造工序是,先使用白、黑或白、褐、黃色彩的瓷土分別制成泥條,然后像擰麻花一樣相間糅合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待用,或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狀作鑲嵌使用。經(jīng)過如此繁瑣反復加工的陶瓷器,坯體可呈現(xiàn)出兩種瓷泥絞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種花紋。目前,所見花紋主要有五種:像木材的年輪、像并列的羽毛、像并排的雉尾、像盛開的梅花、像浮云流水,所有這些精美紋飾無疑給人們以變化萬千之感。最后在胎體上施一層透明釉,入窯焙燒就制成一件絞胎瓷器。
在滕州市博物館展廳里展出有一件唐三彩絞胎方形瓷枕(見圖),該瓷枕形狀略呈長方體,通長21、寬12.5、高12厘米。瓷枕下面有三個支燒點,瓷枕內(nèi)腔為空心,其一端中間有一個人為的小孔,留一小孔是為防止瓷枕在燒造過程中炸裂。枕面以黃、綠、褐三色絞胎泥制成菱形圖案,菱形周邊及其他四個面均有雜糅的黃、綠、褐絞胎紋理,其雜糅變幻的紋理,繁而不亂的圖案,自然天成的神韻,備受專業(yè)人士嘖嘖稱贊,也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賞。
絞胎瓷的特殊性體現(xiàn)在瓷胎的表里如一上,故而從美學的角度上講絞胎瓷強調(diào)的是素雅,它力圖表達的是“仁、義、禮、智、信源于心生”的君子品位,再加上其工藝的高難度和絞胎瓷器極低的成品率,所以只有在經(jīng)濟繁榮的時期絞胎瓷才會有所發(fā)展,因此絞胎瓷器就成為了盛唐時期王公貴族們的專用奢侈品。而這種制瓷技藝最為流行的時期主要在晚唐至五代時期,絞胎瓷器的器型不是很多,主要有碗、杯、三足小盤以及這種長方形小枕等。從絞胎瓷的工藝風格看,其效仿了同一時期犀皮漆器的風格特點,又具有唐代民間藝術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給人以生機勃勃的藝術生命力。
在各地出土的絞胎瓷枕中,有些刻有“杜家花枕”“裴家花枕”等字樣,因而可知這類絞胎枕在當時被稱作“花枕”。
眾所周知,宋代白釉、青白釉瓷枕枕面常有刻花、印花紋樣,宋元磁州窯則生產(chǎn)白地黑花枕,然而唐代瓷枕多為單色無紋飾的黃釉、黑釉瓷枕,因此晚唐出現(xiàn)的絞胎枕,以其有豐富變幻的紋樣而使人耳目一新,稱其為“花枕”,想必正是源于此。
滕州市博物館所藏的這件唐三彩絞胎方形瓷枕器型精致規(guī)整,釉面勻凈光亮,褐、綠、黃絞胎紋飾富于變幻,紋理猶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流淌,布滿全器,異常美觀,給人以和諧之美。更難得的是歷經(jīng)一千多年,保存如此完好,實為唐代絞胎瓷中稀見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