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碧海藍天,街道上文萊與中國兩國國旗迎風飄揚——這是在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到訪。在文萊采訪期間,無論是探尋歷史還是了解現實,無不讓《環(huán)球時報》記者感受到中文兩國的友好往來,以及日漸深入的文化交流和民心相融。
“海上絲綢之路”的船只見證過中文兩國悠久的交往史。據史書記載,鄭和曾率領船隊途經文萊,給當地人民帶來和平與友誼。循著歷史足跡,記者來到文萊海事博物館,這里展示著1997年發(fā)現的“文萊沉船”模型及實物資料。這艘沉船是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往返中國和東南亞地區(qū)的船只,上面裝著大量的瓷器、玻璃制品、象牙、寶石、銅器等物品。海事博物館后面文萊山的小道上,落葉中散落著幾塊瓷器碎片,依稀可見是藍白相間的青花瓷。當地人說,這里很容易找到當年的中國瓷器碎片。放在掌心的瓷器碎片從冰冷變得溫潤,頗讓人感慨,似乎歷史并不遙遠。長期從事考古及歷史研究的文萊學者卡里姆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當年,中國船隊給當地帶來的是和平,留下的是繁榮。今天,中國國家主席訪問文萊,海上絲綢之路將再次連接兩個文明古國,為文萊帶來友誼和發(fā)展,成為兩國友好交往歷史新的里程碑。”
文化藝術最能打動人心,促進民間交流。提到文萊,不少中國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知名演員、歌手吳尊,他小時候就讀于文萊中華中學。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吳尊說,還記得他上學時就知道“忠、孝、仁、義”,現在,他也注重讓自己的孩子懂得尊敬長輩、知書達理,并讓一對子女上華文學校。
在中華中學和文萊國家體育場武術訓練館,聽到記者來自中國,總有青少年圍上來爭先恐后地說:“我長大了要去中國學技術”“我想去中國南京旅游,那里有浡泥國(文萊古稱浡泥)王墓”“我喜歡中國武術,來自中國的教練讓文萊國家武術隊在大賽上奪了金牌!”據了解,武術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符號,由中國教練和熱心人士帶到了文萊。經過十多年中國教練的傾心投入、文萊運動員的刻苦訓練,武術已成為文萊新的重點體育項目,2012年被列入全國運動會。著迷中國武術的還有文萊王室。曾有親王看過中國武術代表團的表演后說:“我是否也可以學習猴棍?是不是很難?”文萊武術總會主席洪瑞泉說:“文萊蘇丹對武術隊十分重視,每次出國比賽前,都會接見武術隊員。如果在文萊比賽,蘇丹都親臨現場觀看。”據文萊國家武術隊總教練李輝介紹,文萊2007年正式成立國家武術隊。他的弟子中,有曾在世界武術比賽中多次奪得金牌的馬來裔小伙沙里興。7歲開始習武的沙里興說,他現在的目標是奪取亞運會金牌。
《環(huán)球時報》記者離開武術訓練館時,隊員們一起用漢語說“歡迎再來”。主攻長拳的6歲小女孩娜塔沙說:“我喜歡武術特有的精氣神,很有氣勢。武術不僅能健身,還鍛煉我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方面。通過武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