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這句人人耳熟能詳?shù)乃渍Z說的正是鋦藝工藝。鋦碗、鋦缸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可能并不陌生,但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概只是一種“傳說”了。青島市市北區(qū)鋦工工藝博物館的開館,為青島打造博物館城又添新的門類,將鋦藝這門工藝的歷史以實物的方式展示給觀眾。
老手藝獲新生
昨天,位于嫩江路28號的市北區(qū)鋦工工藝博物館開館,展出青島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陳氏鋦藝”第五代傳承人陳大雷的作品及收藏。據(jù)介紹,這是青島市第一家鋦工工藝博物館,總面積百余平方米,總投資20萬元,館藏鋦藝作品600余件,其中精品文物100余件,涵蓋了鋦工工藝中的各種技藝。這家博物館讓觀眾了解到,鋦藝工藝經(jīng)過時間的打麿,雖然最早用于器物鋦補的作用幾乎消失,但卻作為一種古老文化在新的領(lǐng)域獲得重生。
在開館現(xiàn)場,觀眾李先生對一套精致的小銀壺和小銀杯展品贊嘆不已,工作人員介紹,杯身上細如發(fā)絲的竹蔑編織是專門請四川的工匠做的,“山東找不到能夠把竹蔑劈得這樣細的人。 ”一位來自附近社區(qū)的60多歲的觀眾表示,看到鑲嵌著一顆顆銅釘?shù)拇执纱笸,讓他回憶起了過去的年代和生活,“那時候家里的碗打碎了,舍不得扔,會留著等走街串巷的鋦匠來時拿去修補。這種活計發(fā)展成了一門藝術(shù),真是讓人想不到。 ”他表示,會推薦家里的孩子也來參觀一下博物館,“讓他們了解一下老一輩以前的節(jié)儉生活。而且,現(xiàn)在提倡工匠精神,看看這些物品,對他們也有啟發(fā)。 ”
期待有人傳承
市北區(qū)鋦工工藝博物館館長、“陳氏鋦藝”第五代傳承人陳大雷為觀眾現(xiàn)場講解鋦藝歷史及鋦藝文化,并演示了鋦補技藝。他介紹,鋦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fā)明的修補器物的獨特方法,是專門修補鍋、碗、盆、壺、缸等飲食器具的手藝,歸屬于古老的民間360行中的第七十二行,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舊時,鋦藝匠人是百姓生活中常見的工匠之一,“鋦藝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描繪北宋都城汴京景物的《清明上河圖》中,就有鋦藝匠人的形象。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家中的陶瓷器物損壞了很少有人再去修補,到上世紀70年代,鋦藝逐漸淡出了百姓的生活,但是手藝高超的鋦匠們還能修復陶瓷文物,在古董行里干得風生水起。 “早期的鋦藝以實用為主,很少有美觀的要求,只要把盆碗補起來就可以了。從清代起,鋦藝高手逐漸超越了簡單的修補破損,讓修殘補缺之美成為一種藝術(shù),從而產(chǎn)生了鋦藝中的細活。 ”由此,鋦匠也從手藝人升華為藝術(shù)家。在薄如燈泡的瓷碗上鋦補,能精確到一根頭發(fā)絲。陳大雷稱,自己修復過的最有難度的器物是一件碎成了120片的宋代美人瓶,不用任何膠水或黏合劑,僅靠金屬釘、金剛鉆等幾樣簡單的工具,他就將這件美人瓶嚴絲合縫地修補好,留下的一道道細細的裂痕,幾乎看不出來。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對中國人來說,瓷器并不僅僅意味著器皿,還寄托了很多情感。 ”陳大雷鋦補過的器物,既有價值上千萬元的國寶級文物,也有民間只值幾毛錢的壺碗,面對那些承載了普通人光陰故事的老器物,他修補起來一樣用心,無論破碎得多么嚴重,在他手里都能“破鏡重圓”。
陳大雷希望在老手藝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昨天他現(xiàn)場演示鋦補技藝時透露了心聲,希望有更多人愿意學習這門技藝。他表示,由市北區(qū)延安路街道辦事處、市北第一文化館、青島市手工藝協(xié)會共同發(fā)起建立的這個博物館,讓他的構(gòu)想在逐步變?yōu)楝F(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