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善醉心于瓷藝之路
貔貅瓷塑作品《招財進寶》
作品《仕女》榮獲“海峽工藝精品獎”
走進瓷視界陶瓷研究所,一尊尊擺放整齊的貔貅、獅子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既造型獨特、栩栩如生,又深得德化白瓷神韻,樸素淡雅,溫潤似玉。這些技藝精湛的作品便出自于研究所創(chuàng)始人吳思善。
吳思善1974年10月出生于葛坑鎮(zhèn)邱村村。上世紀80年代末,還未滿20歲的吳思善就獨自出門,外出打拼。當時他想學一門謀生的技藝,在瓷都德化,做陶瓷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首選。從辛苦的生存輾轉到學陶藝,每天苦心鉆研陶瓷的制作技巧,不斷提升自己的制作技術,吳思善十幾年如一日,始終堅持。
常說日久生情,經過深入接觸后,吳思善發(fā)覺陶瓷雕塑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他對陶瓷的態(tài)度也開始從謀生手段升級為興趣愛好。而后,憑著一股熱愛傳統(tǒng)陶瓷和想做出屬于自己作品的熱血勁兒,吳思善開始下苦功夫鉆研陶瓷藝術,并拜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賴禮同為師,學習傳統(tǒng)陶瓷雕塑創(chuàng)作。
“我最喜歡做的是獅子和貔貅。”吳思善告訴記者,“像貔貅,它其實是一種‘四不像’,龍頭、馬身、麟足,不同部位各有特點,如何把這些特點自然地融于一身,便是關鍵。”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吳思善對獅子和貔貅瓷塑可謂了然于心。研究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吳思善做這些造型不需要看圖,完全是胸有成竹,可以說貔貅就藏在他心里。
藝術之路永無止境,為更好地給自己“充電”,吳思善曾先后到華僑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及廈門大學管理學院進修,不僅扎實陶瓷藝術設計理論功底和陶瓷設計創(chuàng)作技藝,更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經驗。
“我覺得在德化,做陶瓷是很有發(fā)展空間的,陶瓷藝術的魅力也令我越來越沉迷其中,我想做出屬于自己的作品,想讓別人一看到這個貔貅就知道是我做的。”經過多年的努力,吳思善做到了這一點。
經過二十多年的潛心鉆研和積累,吳思善的技藝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完成了從農民到青年藝術大師的華麗轉身,從一名小學徒成長為市級工藝美術師。他創(chuàng)作的貔貅巍然屹立,古代仕女別有韻味。其設計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頻頻在國家、省級的設計創(chuàng)作大賽中獲獎,作品《節(jié)節(jié)高》和《富貴人生》先后獲得“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和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2013年8月,其作品《生機無限》《獅子》被省博物院永久收藏;2017年,其作品《仕女》榮獲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海峽工藝精品獎”……
“陶瓷創(chuàng)作是一門常學常新的藝術,需要不斷去挖掘,去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成。”吳思善并不滿足于當下,他一直在陶瓷藝術之路上前行,一路艱辛也一路輝煌;蛟S正是因為吳思善對陶瓷藝術的這一份專注與熱忱,他才取得了不一般的成就,F(xiàn)在身處不惑之年的他,已是國家一級高級技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泉州市工藝美術協(xié)會理事、德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