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人物傳記>>|
齊魯工匠何巖:陶瓷匠人傳承創(chuàng)新 設計作品登上APEC宴會

發(fā)布:2017-4-27 9:06:44  來源: 齊魯原創(chuàng) [字體: ]

  編者按:為弘揚工匠精神,展現(xiàn)新時期齊魯大地產業(yè)工人的新風貌,山東省總工會集中開展了“齊魯工匠”選樹工作�,F(xiàn)在首屆“齊魯工匠”名單已經揭曉,他們高超精湛的技藝和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為提升山東制造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人把工匠精神,歸納為,對于技藝專業(yè)嚴謹、精益求精,但拋開技藝,工匠身上還有一種旁人難以看到的氣質,那就是對傳承的敬重,對創(chuàng)新的渴求。 

  陶瓷這個經歷了上千年輝煌的古老產業(yè),因為堅守與傳承,迸發(fā)著耀眼的光芒。
2014年11月10日,第二十二次亞太峰會在北京雁棲湖舉行,這是一場匯集世界政治經濟領袖的盛宴,風云際會間,中國展現(xiàn)著它泱泱大國的風姿。這樣的一場盛宴,儀制不可不嚴苛,細節(jié)不可不考究,宴會所用的餐具也必然出自頂級的工匠之手。會議召開前,一套《國彩天姿》瓷器款款步入峰會殿堂,成為21國首腦的主宴用瓷,它的總設計師,是來自山東淄博的陶瓷工匠,何巖。
  山東省淄博市華光陶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何巖告訴記者,這樣一個高規(guī)格接待的一個國家級用瓷,需要一個很好的設計。
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設計,除了要滿足日用陶瓷的實用性,更要通過它向世界展現(xiàn)古老而現(xiàn)代的東方神韻。
白地青花,間裝五色,斗彩,創(chuàng)燒于明朝宣德年間,憑借其繁滿絢爛成為陶瓷燒制史上的巔峰代表。何巖,正是在這種傳統(tǒng)工藝之上,妙筆生花,“更加豐富了餐具的色彩 變化。”
  傳統(tǒng)的6色,豐富成為13種顏色,釉下彩的設計更增添了立體感。在繁復飽滿的纏枝紋樣中恰當?shù)亓舭捉幌噍x映,是中國智慧的點睛之筆,綻放著昂揚自信又淡定從容的含蓄之美。
  何巖16歲進入了淄川陶瓷廠,跟著老師傅按照老祖宗留下的傳統(tǒng),學習燒制瓷器。但傳統(tǒng)技藝,量大質低,污染又多,到了上世紀90年代,何巖所在的單位破產。這個時候,他對這份傳承了幾千年的手藝有了新的想法。何巖說,復制或者仿制原來的這種青瓷呢,有一定的意義,但意義不是很大。

  作為一種意象色彩,“以色觀物”的先賢們自古就有尚青的傳統(tǒng),青瓷,也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何巖鐘愛青瓷,卻并不想因襲舊法,而希望它能煥發(fā)新的生機,“我們是在配方上做了一種調整,反復的調整。”
  墨守陳規(guī)也許最為穩(wěn)妥,卻并非工匠所求,求新求變需經千錘百煉,卻始終孜孜不倦。經歷了長達三年的嘗試,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在一次神奇的窯變燒制后,一種釉色溫潤透亮,類玉似冰的天青色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它清爽勝過淡月華光,朗潤仿若曉雪初霽。這是陶瓷的又一次新生。
  何巖把這種新的陶瓷命名為----華青瓷,如何通過設計將它的美展現(xiàn)給世人呢?無數(shù)的想法在何巖的腦海中碰撞,他畫下一張張圖紙,制成模具,再精心打磨。
一件作品,從靈光乍現(xiàn)于設計師的構思,到落成于他的手下,都要經過千雕萬琢。這正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今,何巖的手法已經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所謂工匠的智慧,無關天賦,無關幸運,只關乎努力,惟有千萬次沉重反復地失敗,才能在最后淡然說出那句:無他,唯手熟爾。
  “電腦進行設計,用3d精雕機模具的和胎具的這種制造。”科技的發(fā)展帶來了燒制技藝上的革新。何巖利用新技術,創(chuàng)新的將骨質瓷與華青瓷結合在一起,完成了他的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也在2016年被法國盧浮宮收藏。這得益于最新的設計,最新的技術,這是創(chuàng)新的魅力,然而蘊含其中的設計靈感卻來源于最古老的文明。何巖介紹,新石器時期,馬家窯的文化圓潤、飽滿。

  水火既濟而土合,神奇的泥土在先民的手中幻化成最早的陶器。先民樸素的智慧,是對自然的直接映射。這種大氣拙樸,人與自然的和諧,是深藏于中國人歷史與心靈中的基因密碼。它是天圓地方,道法自然,是中正平和,天人合一。它穿越五千年的風雨,無論何時不經意地觸碰,這種美的感受都能被喚醒、重構。靈感與技術的結合, 正是傳統(tǒng)審美與現(xiàn)代工藝的完美勾兌。
  何巖說,一個好的工匠,是一個承上啟下,把這種傳統(tǒng)的一種技藝,一種能力,繼承過來,加上你自己的創(chuàng)新,再傳承給你后來的人。
陶瓷,這個與中國同名的古老工藝,在歷史的長河中從未黯淡它的光芒。從新石器時代的陶片,到爭奇斗艷的唐三彩,再到奪得青峰翠色的青瓷,陶瓷歷經代代能工巧匠之手,在新的材質和工藝推動下,一次次綻放異彩。它是大自然的無私饋贈,更是歷代能工巧匠的傳承。匠人使命,正是承接厚重,獨運新思,傳之久遠。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