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新聞發(fā)布會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由河南博物院主辦,國際陶藝學會(IA C)和中央美術學院共同支持。展覽將于2016年12月9日開幕,屆時將推出一個主體展,三個平行展,及國際陶瓷電影周、國際陶藝高端論壇和諸多社會教育參與活動。展覽為期三個月。
國際藝術家駐豫創(chuàng)作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本次展覽專家委員會成員王璜生介紹,本次策展采取國際“招標”形式,向法國、美國、中國臺灣及大陸策展人征集策展方案,此舉“非常獨特,也很有魄力。”
法國藝術史學家溫蒂·葛爾絲女士(Wendy Gers)最終被選為雙年展策展人。此次主體展的題目為“Cont(r)act Earth”(黏土之約),有“觸碰土地”和“與土地立定契約”兩層含義。
圍繞“觸碰”和“立約”,主體展邀請到42位(組)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優(yōu)秀陶藝家參展,其中包括5位駐豫創(chuàng)作的外籍藝術家,共將呈現(xiàn)500多件(組)圍繞土壤、地球和人類社會的關系展開的精湛作品。美國藝術家Walter McCornnell選取河南博物院館藏的4件唐代人俑,通過3D掃描將其重新翻模,制作為與真人等高的雕塑呈現(xiàn)在展覽當中。
中外古今精品亮相平行展
主體展之外,雙年展還將推出三個重量級平行展,包括“前世今生———五大名窯古代精品及當代創(chuàng)新展”、“馬約里卡千年陶瓷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國際陶瓷博物館典藏”和“器物的未來———當代生活陶藝展”。
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介紹,陶瓷文化與中原地區(qū)淵源頗深。“中原有人類最早生產(chǎn)的陶瓷鼎。仰韶文化出現(xiàn)了彩陶,而中原也是彩陶文化的核心區(qū)域。二里頭夏代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了最早的使釉的原始瓷器。五大名窯里的汝窯、鈞窯和官窯的窯址都在中原。”河南博物院舉辦“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意在聯(lián)絡中外、貫通古今,“承擔起陶瓷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