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青年報》的這樣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新聞上說:北師大校友邱季端將其收藏6000件古陶瓷捐贈給母校北京師范大學,校方就此宣布成立北京師范大學邱季端中國古陶瓷博物館。然而,這看似普通的捐贈卻引發(fā)了文博圈和歷史學界的質疑,部分業(yè)界人士質疑這6000件藏品為“贗品”。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人認為是一些鑒定機構的炒作,想借此機會獲得名和利,也有人認為,這種只看照片就判斷藏品真?zhèn)蔚淖龇ú豢茖W,這是故意要黑捐贈雙方。具有業(yè)內多年經驗,專注于文物及藝術品分析測試的北京宗正分析測試首席專家姚青芳認為:捐贈這一善意行為脫離了規(guī)則,且缺乏專業(yè)化是雙方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主要原因。
首先,捐贈和收藏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收藏也許是你僅僅出于愛好,或者是對藏品情有獨鐘,但對藏品本身的價值不是很關心,因為只是自己喜歡與他人無關。但是如果你要把自己的藏品捐贈出去,這就不一樣了。捐贈出去的時候就意味著藏品要面向大眾,要被當作一種傳承,這時就不能任性了,要按照規(guī)則,要進行專業(yè)的鑒定和測試,才能把藏品作為捐贈品。這樣,善意的捐贈行為才能達到原本的目的,才能將質疑的聲音消滅在萌芽中。
其次,作為不是個人而是機構的受贈者來說,在感謝捐贈者的同時,也要對大眾負責。大家都知道,校友捐贈是十分重要的辦學經費來源渠道之一,像耶魯、哈佛等很多名校都非常重視校友捐贈,因為校友捐贈背后展示了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然而,這些捐贈缺乏公開性和透明度,基本上領導拍板就直接通過了,直到出現(xiàn)了質疑的聲音才會找問題的所在。這樣子,其實是對捐贈者的不負責,是對大眾的不負責,更是對歷史的不負責。所以,受贈者不能掉以輕心,要按照規(guī)則,從而使物盡其用。
最后,作為捐贈中間環(huán)節(jié)的鑒定、測試機構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個機構一定是專業(yè)的、權威的,同時還要本著公正的原則。因為作為專業(yè)的測試機構,他們擁有高科技的先進設備和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對藏品的價值最有發(fā)言權。如果他們不能本著負責的態(tài)度和公正的原則,那將是對人民大眾的愚弄,對歷史文化的褻瀆。
總之,要想讓這種簡單的捐贈不再被質疑,要想讓這種善意的捐贈行為帶來皆大歡喜的結果,就要靠捐贈者、受贈者和專業(yè)的、權威的鑒定測試機構共同努力,讓捐贈走上一條專業(yè)化的道路,這樣才能讓質疑者、攻擊者及炒作者等無可乘之機,才能保障捐贈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