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倉促之際如何解決物資短缺的問題,很考驗一個人的辦事能力和應(yīng)變能力,古今皆然。明朝馮夢龍的《智囊》收集了一些這方面的例子,很有意思。
例如北宋時期的趙從善,是趙匡胤的曾孫,在京城為官。有一次,皇帝和太后要在夜間經(jīng)過萬松嶺,需要三千把火炬照明。事情來得倉促,一時難以籌集這么多火炬,趙從善倒是有法子,命人到京城各處去搜集簾子,不管是竹簾還是蘆簾,涂上油脂后,卷起來,用繩子拴牢,綁在萬松嶺必經(jīng)之道兩邊的松樹上,充當(dāng)路燈,火把通明,將夜照亮得如同白晝,“實以脂,卷而繩之,系于夾道松樹,左右照耀,比于白日”。
還有一次,皇帝要舉行祭祀,需要三百張紅桌子,必須在一日之內(nèi)置辦完畢。這項任務(wù)落在趙從善的肩上,文武百官都等著看他出洋相。沒想到趙從善很有辦法,從京城各大酒店搜集來樣式差不多的三百張桌子,糊上白紙,用紅色油漆一涂,立馬變成紅桌子,“凈洗,糊以白紙,用紅漆涂之”。
從這兩件事來看,趙從善的思路寬廣,沒有火把不要緊,把相似的東西變成火把;沒有紅桌子也不是問題,把現(xiàn)成的桌子變成紅桌子就行。這其實也就是臨時制造。
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應(yīng)急方面也很有辦法。他在長沙的時候,想在后花園建一座樓,用來賞月,然而已經(jīng)到了八月初旬,樓雖然建得差不多了,瓦片卻還沒著落,看這樣子如果想中秋在這樓上賞月是不太可能了,怎么辦呢?辛棄疾腦洞大開,命令下屬到市集上宣布:凡是借二十片瓦的,都給錢一百,限兩日內(nèi)送齊。果然兩天之內(nèi),送來的瓦片數(shù)不勝數(shù),“于是瓦不可勝用”。辛棄疾的思路就是:自己雖然沒有瓦片,但是可以通過租賃和購買的手段調(diào)集瓦片,當(dāng)然,價格就要稍微高一點。自己沒有占有資源,不等于沒有資源,可以想辦法將資源調(diào)集過來,為自己所用。
明朝張愷,在江陵當(dāng)縣令,某年遠征交趾的部隊經(jīng)過,向當(dāng)?shù)卣饔脦装偌苘娪没馉t。江陵當(dāng)?shù)夭⒉簧a(chǎn)這種軍用器具,但張愷卻有辦法,他叫人將桌子的四條腿鋸掉一半,然后將桌子中間鑿空,放上鐵鍋,這樣就成了軍用鍋灶,“愷即命木工以方漆桌鋸半腳,鑿其中,以鐵鍋實之”。利用現(xiàn)成的來制作所需的,確實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