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已經不知不覺臨近了,期待闔家團圓、親友團聚的同時,花錢如流水的過年開銷,也讓人喘不過氣來。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 可買年貨、封紅包、回家路費、聚會聚餐、走親訪友,樣樣都得花錢。眼下正是置辦年貨的時候,不妨從現在開始,預算下自個兒的春節(jié)賬單,好讓心里有本明白賬。
職場新人:預算開銷5000元 超出每月薪水吃不消
假期越來越近,但在花果園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陳予玫,卻有些發(fā)愁。今年剛畢業(yè)參加工作的她,按公司規(guī)定沒有年終獎,只有千把塊的過節(jié)費, “爸媽、爺爺奶奶和外公一人至少300元的紅包,兩個表弟和三個堂妹,一人200元,再給家里買點年貨、和幾個好姐妹聚會逛逛街……春節(jié)少說也要準備5000元,比我每個月的工資都超了一千多塊。 ” 算了下今年春節(jié)的開銷,陳予玫第一次對過年顯得有些忐忑。
“以前讀書的時候總能收到大人的壓歲錢,一年到頭錢包最鼓就數那幾天,現在參加工作了反倒變‘落魄’了。 ” 為了避免過年期間囊中羞澀,陳予玫說愣是忍著沒給自己買套新衣服,盡可能多留點錢傍身。雖然家里人不會在乎她給的紅包錢多錢少,意思到就行,但畢竟是工作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該走的禮數人情還得照足給。
事實上,很多和陳予玫一樣剛參加工作的職場新人,因為工資本身不高、拿年終獎也不夠格,平時基本都是“月光族” , 應付起春節(jié)的一些基本開銷,如孝敬長輩、備年貨、送禮、給壓歲錢他們都有些吃不消。
“我盼著回家又怕回家,除了那些基本開銷,我還得給自己預留一筆‘過年基金’ 。 ”在觀山湖區(qū)一家電子廠打工的王春暉,一整年都沒回老家瀘州,春節(jié)回去肯定要和朋友聚聚,按慣例基本都是“AA制” , 除了吃飯唱歌,難免打幾場小麻將,身上怎么也得揣兩千塊錢。
本來辛苦了一年,王春暉打算訂機票飛回去,可上千元的票價實在不下了手。 “客車票一張200元不到,省下來的錢,不如買點辣子雞、黔五福、波波糖這些貴州特產回家。 ” 這幾天,王春暉的幾個鐵哥們還在微信群里嚷嚷,讓他買瓶茅臺酒回去嘗嘗,或許大家都心知肚明剛出來工作沒多少錢,就默契十足地一人發(fā)了200元的微信紅包湊酒錢。說到這里,王春暉有些感慨: “在貴陽打拼一年,連買瓶好酒都有些捉襟見肘,只有明年再努力掙更多咯,到時候一定給我爸也帶瓶回去。 ”
中年上班族:春節(jié)開銷上萬元 家人團聚最重要
四十出頭的呂先生是赤水人,在烏當區(qū)一家4S店任銷售經理,妻子周女士是一名公務員。每年春節(jié),兩人都會帶著7歲的兒子,開車回赤水老家過年。 “兩地來回九百多公里,現在父母都上了年紀,坐車來貴陽挺折騰,我平時在貴陽忙工作,一年難得回次老家。所以每年春節(jié)全家鐵定趕回赤水團聚。 ”呂先生說。
呂先生說,每年春節(jié)最大的開銷幾乎都用在了家人身上。 “去年給父母每人2000元、給外婆2000元、加上幾個侄兒的紅包,還請家人吃飯, 9000元的年終獎就沒了。 ”雖然錢花得多,妻子周女士也很贊成,平時夫妻二人在貴陽,不能照顧到家里老人,一直很內疚。 “這筆錢花得值,獎金花完了可以再掙,家人卻是唯一的。 ” 夫妻二人都認為,和家人團圓歡慶的幸福感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今年49歲的王女士在政府機關工作,家里過年花銷主要有兩大塊:孝敬老人和給孩子發(fā)紅包。 “過年花多花少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一家人團圓,開開心心吃個飯” 。王女士說,她們現在的年紀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承擔過年花銷是必需的,最近幾年每年至少都得近萬元。
記者了解到,處在四五十歲年紀的中年家庭,過春節(jié)的花費都在萬元以上,給家人買衣服、孝敬父母、送禮等開支都是大頭,另外,聚會、娛樂消費也占據了不小的一部分。建議提醒:春節(jié)開銷要與收入匹配
貴陽一家金融交易中心的理財師馬詠慧表示,春節(jié)開銷應和自己的收入匹配。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日常開銷的3~6倍。“家庭支出的黃金比例一般為:日常開支占30%,包括飲食、房租房貸和交通開支等;投資占30%,包括儲蓄、基金和股票;奢侈消費占10%,包括娛樂、旅游和朋友聚會等。 ”馬詠慧解釋,此外,子女教育、個人充電占15%,家庭備用金占15%。也就是說,日常開支占基本工資的30%,春節(jié)期間的開支需要和收入匹配。
“省錢消費、計劃投資、做好理財,把每一分錢花到該花的地方。 ” 馬詠慧建議,在過年之前就應該列好購物清單,避免在春節(jié)期間沖動消費。另外,廣大市民在禮品的選購方面也應該有計劃,這樣不僅可買到滿意的禮品,還可趁商家打折或優(yōu)惠時提前購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
同時,市民過年花錢要量力而行,不可助長好面子和攀比的社會風氣。其實回家過年,不是比花錢多,也不是比闊氣,只要盡自己的良心就可以。因為無論怎么算,不能丟掉更重要的乃至根本的東西,那就是要從親情需要出發(fā),從良心深處算賬。全家團圓,吃上一頓年夜飯,比什么都值錢,也是花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