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左起:陳慕晶、陳韞麗、李韻儀、趙素蘭及陳淑霞/大公報實習記者 黎凱欣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黎凱欣報道:自古中外都愛以花來形容女性,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女性故事。“花語陶說”群展正于中環(huán)巨年藝廊進行,展出四位本地女性藝術家陳慕晶、李韻儀、陳淑霞和陳韞麗的陶瓷作品,冀推廣本地陶藝創(chuàng)作。
以花為題傾聽自然細語
雖同為陶藝作品,其背后的思想?yún)s各有不同。巨年藝廊創(chuàng)辦人趙素蘭表示:“四位藝術家以苦心孤詣、鍥而不捨的精神來完成她們的作品。女性藝術家需要更多力量和支持。”她向參訪者逐一介紹了四位女藝術家的作品風格。陳慕晶和李韻儀以靈巧的心思和嫻熟的技法,以可塑性高的陶瓷為花“訴說心事”。陳慕晶的作品以回顧繁囂的城市生活為主題,從路邊小花取得靈感,希望觀眾在車輛廢氣、鋼索、車輪和塵埃的夾縫中感受喘息的殘枝、花開花落的姿彩及寧靜。李韻儀則表示“身邊事物、意識、言語愈來愈扭曲荒誕,黑白難分”,她要尋回無痕的思想、寧靜和自己的節(jié)奏。“世界不完美和觀念被扭曲,人生要不停奮斗,作品是生活和內(nèi)心感覺的反映。”藝術家透過造陶,傳達“學會放下和摒棄雜念”的觀念。觀賞其作,猶如窺其內(nèi)心。
陳淑霞及陳韞麗的創(chuàng)作則同以蕾絲花邊為意念。陳淑霞從大自然中取靈感,她表示見蝴蝶于花圃飛舞,似是與花細語。喱士花及針織布和蝴蝶翅膀相似,用透光的骨瓷雙面壓上花紋,懸掛起來就像蝴蝶在空中漫舞。觀眾抬頭欣賞彷彿蝴蝶圍?他們飛,或停在其肩上。
探討當代女性藝術特質(zhì)
陳韞麗的“Fringe”系列,素材是藝術家親自走訪土瓜灣、深水?等舊工廠區(qū)收集來的機織喱士,再以畫筆顏料作針與線,一點一點、一層一層地以手繪油彩製造質(zhì)感。她表示:“之前作品的主題一直關注女性,今次作品的主題是花。花是女性的象徵,現(xiàn)今技巧比之前純熟,每一張畫用一個多月時間完成,要視乎作品大小而定。”作品除展現(xiàn)了編織藝術所需的專注及想像力外,亦象徵?女性的勤奮、關愛及細心,并藉此探討婦女在社會及藝術史上的地位。
四位藝術家的作品風格各不相同,今次展出的不只是作品的外在美,亦是內(nèi)在的思想和涵養(yǎng)。自我的尋找、生活的回顧、自然的嚮往、地位的反思,便是當代女性美之所在。
巨年畫廊專注于陶瓷藝術,致力于推廣本地陶藝創(chuàng)作,并引入世界各地陶藝作品,與本港陶藝愛好者交流。“花語陶說”群展免費入場,展至九月十三日,詳情可電二五四九四○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