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藍釉,以天然鈷土礦為著色劑,除含氧化鈷外,還含有氧化鐵和氧化錳。藍釉最早見于唐三彩中。但這時還是低溫藍釉,只有綺麗之感,缺乏沉著色調(diào)。高溫藍釉的出現(xiàn)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別是在宣德時,藍釉器物多而質(zhì)美,被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時,更出現(xiàn)灑藍釉、天藍等多種新品種。
明代嘉靖萬歷的青花和藍釉瓷器,十分珍貴。事實上,整個明代青花和藍釉瓷隨著歷史的進程有著奇妙的變化。早期顏色濃艷,中期淡雅,晚期又回到濃艷;器形早期碩大,中期小巧,晚期回到了碩大;嘉靖萬歷瓷器的器形繁多,風格在碩大的基礎上前后也有變化。晚明瓷器不僅品種多,產(chǎn)量也較高,現(xiàn)在的存世量相對明早期的永樂宣德、明中期的成化弘治要多一些,在拍賣會上較容易見到,收藏的機會也多一些。
漢族傳統(tǒng)制瓷工藝的珍品。又稱“積藍釉”、“祭藍釉”、“霽青釉”。明、清藍釉習稱“霽藍”,一種高溫石灰堿釉。霽藍又叫積藍、祭藍,其特點是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diào)濃 淡均勻,呈色亦比較穩(wěn)定。霽藍釉盛于清光緒 祭藍釉賞瓶明代宣德朝,《南窯筆記》中把它和霽紅、甜白相提并論,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霽藍器物除了單色釉外,往往用金彩來裝飾,還有刻、印暗花的。宣德時的產(chǎn)品以暗花為多。清康熙時的霽藍亦頗有成就,其薄釉者無開片,釉色較昏暗。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溫下一次燒成。色澤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調(diào)濃淡均勻,呈色較穩(wěn)定。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wěn)定,后人稱其為“霽青”,把它和白釉和紅釉并列,推為宣德顏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藝繼承元代傳統(tǒng),延燒不斷,主要造型為祭器和陳設用瓷。明代霽藍最為后人稱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霽藍釉瓷器多為單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畫暗花的,另有藍釉白花的,多為折枝花及魚藻紋。官窯款有青花和暗款兩種。均為“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凡四字款者,均為后仿。
要有以下特征:
1、里外滿施藍釉和里白釉外藍釉者并存。
2、碗、盤口沿“燈草邊”整齊者少,多數(shù)線條彎曲,不規(guī)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視不足圈足露胎。
4、淺刻花紋多為龍紋,白花者龍紋少見,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為突起的立體花紋,但觀望時,似無立體感。
5、造型碗、盤常見,瓶、壺傳世品中少見。
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霽藍釉瓷器傳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時期,至今未見一件完整器,但景德鎮(zhèn)御廠出土過書有成化款的藍釉碎片,說明其生產(chǎn)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