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麗慧
歲末寒冬的午后,帶著幾分凜冽的寒氣,我來到了中國白藝術宮,穿過陳列著眾多精美珍貴的陶瓷藝術品展廳,我見到了聞名遐邇的仁海大師。大師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一身寬松的“后古典中式”亞麻衣服,白色對襟內(nèi)襯,紅圍巾,一看就是個中國夢踐行者。幽默、睿智、謙遜地為我講述他的“中國白·中國夢”,回到大型的木雕茶桌旁落座,大師裝上一壺水烹煮,煮水的時間,他神秘一笑,從他的柜子取出一把斗茶壺,引起了我的好奇,原來這是他的作品被故宮收藏15周年的羊年紀念瓷。囑我用它泡茶,大師不時的講解這把茶壺的使用玄妙,不一會工夫,我居然也能有模有樣地“茶道”了起來。
壺源
壺在中華文化中有著極為美好的寓意,它象征著福氣,寓意吉祥,是為文人墨客和貴族送禮必不可少的佳品。
說到壺,大多數(shù)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紫砂壺。但是說到頂級茶具,當然中國白白瓷茶具為最,白瓷因能很好的襯出茶的湯色,從來都是茶器中的珍品。德化白瓷瓷壺相較于紫砂壺,有著顯著的不同。概念上前者是瓷器,后者是陶器。瓷壺的燒成溫度都高于紫砂壺,大都在13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紫砂壺的燒成溫度則僅在1150℃-1180℃。德化白瓷的胎骨細柔堅致,俗稱“糯米胎”,帶有晶瑩的光澤,釉水潔凈勻厚與胎骨結合緊密渾然一體,呈色溫潤如玉,剔透光滑,器體在光線照耀下,可映見指影,叩之聲音清悅悠揚,猶如敲擊金屬,鏗然作響。其美妙的胎釉質(zhì)感直逼玉器之“五德”,它的問世,引起瓷壇的巨大反響。(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