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奇修復唐代白釉瓷碗左圖。
圖為:巴東縣博物館藏唐代白釉瓷碗修復前(上圖)。
記者 海冰 實習生 方思穎 通訊員 吳曉松
昨日,記者來到古瓷修復專家李奇位于漢口的工作室,只見這里擺放著好多件“治好病”的瓷器。記者看到修復前的照片,要么散落一地,要么嚴重缺損,不禁感嘆“文物醫(yī)生”的回春妙手。
曾成功修復省博物館元青花蓮花紋玉壺春瓶等多件一級文物的李奇說,修得讓人肉眼看不出,只是基本功,古瓷修復高手的絕活在于恢復原有的神韻。
越細微的毛病越難修復
1997年,大學畢業(yè)到省文物總店辦公室工作的李奇,被單位委派參加國家文物局首期古陶瓷修復技術提高班,和他一起參加的26名學員,大部分已放棄,而堅守至今的七八位,都成為業(yè)內公認的專家。
李奇也成為我省文博界首屈一指的瓷器修復專家,他不僅修復了商品瓷器類文物數千件,還獨立或主持修復了國家定級的瓷器類文物30余件。
李奇說,中國是瓷器之國,古人留下大量瓷器,但因其極易受損,許多保存到當世的精美瓷器或多或少都帶有殘損。瓷器修復的難點在于其原料和成品是不同物質,只能尋找替代材料修復,就有很大偶然性。此外,古瓷修復要求修舊如舊,不破壞文物原有信息,不臆造造型和紋飾。“我把修復者稱為‘捆綁著的舞者’,絕活來自于熟能生巧、觸類旁通,同時多與高手交流。”“修復碎得七零八落的瓷器,是必修課”,李奇稱這樣的瓷器他修復過很多。2013年6月,他修復的巴東縣出土的晚唐至五代時期的白釉瓷碗,破碎成23塊,清洗、反復比對組合散片、粘接、打磨、上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無不考驗著細心、耐心和責任心,以及長時間訓練出來的硬功夫。“瓷器修復最重要的是接通氣韻,就是說,形、色、光、彩還有老舊程度,修復處要與原件保持一致,融為一體。”李奇說,事實上,對專業(yè)修復而言,越細微的活難度越大,他舉例稱,一些瓷器只是裂了條縫,但要將裂縫“走過”的紋飾、書畫、題款等恢復神韻,考驗著修復者在方寸之間上釉、填描等功力的深淺,也需要修復者具備書、畫、塑形等綜合素質。
“文物醫(yī)生”搶救多件一級文物
2004年7月,一件見證孫中山與武漢關系的索耳八角花盆,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而這件珍貴文物曾淹沒在省文物總店普通商品文物庫房里,1999年被保管部朱軍發(fā)現,2001年,修復任務交到李奇手上。“難度很大”,這是李奇的第一感覺,這件索耳八角花盆一只“耳”完好,另一只“耳”缺失,因它們正好對稱反向,不能按照常用的以“好耳”制模的方法補缺。但徒手制作并非易事,因瓷器修復常用材料很軟,造型能力差,如此復雜的扭麻花狀索耳,不僅扭轉過程要掌控好幅度和間隔,安裝也很考驗功力。“花盆的‘耳’是懸空的,在安裝時無處生根,沒有依托”,李奇說,他嘗試了很多辦法后,設法給它做個了支架,才得以塑形。在等待它固化的七八個小時,他和助手一直盯著,不停地調整角度、外形、粗細等。如此耗時大半個月,反復調整無數次后,終于成功,這件文物后被辛亥革命博物館珍藏。
2006年,通過一系列復雜交接,省博物館一級文物元青花蓮花紋玉壺春瓶送到李奇的工作室修復。這件玉壺春瓶1984年出土于黃梅,深埋地下600余年,滿身沾染著疙疙瘩瘩的水銹結晶。
李奇認真研究后開始工作,他首先用不含任何雜質的蒸餾水沖洗瓶身,接著調制特殊溶液將瓶身浸泡其中,每隔8小時檢查浸泡進度,直到約一周后,水銹脫落。對于少量附在釉面上的頑固水銹,他用工具小心剔除。
接下來,雖玉壺春瓶的水銹已清除,但其瓶身PH值為酸性,長此以往對釉面會造成腐蝕,須用堿性物質對其中和。于是,李奇又用特殊溶液將其浸泡了三天后,放進烘箱烘干。之后放在空氣中一周,觀察釉面有無變化。
經近一個月不懈努力,玉壺春瓶洗盡歲月滄桑,恢復原有的美麗和端莊,如今在省博展出,并多次出現在重要“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