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wǎng) [簡體版] [繁體版] [網(wǎng)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guān)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jīng)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chǎn)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wǎng)動態(tài) 網(wǎng)站建設(shè)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chǎn)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shù)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chǎn)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國內(nèi)動態(tài)>>工藝陶瓷>>|
藍釉瓷:元明清三代的發(fā)展與興衰

發(fā)布:2015-1-31 9:03:01  來源: 經(jīng)濟參考報 [字體: ]

  不久前,與友人一起前往南京,參觀了在南京博物院舉辦的堪稱2014年歲末國內(nèi)最重量級的學術(shù)展覽“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此展由南京博物院聯(lián)手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共同推出,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龐萊臣藏畫的第一次公開展示,展出了清末民國時期江南收藏大家龐元濟(字萊臣,號虛齋)舊藏的一批北宋至明清時期的中國歷代書畫名作,可謂件件珍品。而在參觀完畫展之余,又重點參觀了南京博物院鎮(zhèn)院之寶及南京博物院館藏中國古代瓷器。

 

  對于筆者而言,欣賞書畫只是興趣,研玩瓷器才是“真愛”。對于一座大型公立博物館而言,能夠為一件館藏品單獨設(shè)立一個展館,這是不多見的,唯有國寶中之國寶,才能享此殊榮。而這一殊榮,南京博物院給予了館藏重器、鎮(zhèn)院之寶“清乾隆·藍釉描金粉彩開光‘乾隆帝行圍圖’轉(zhuǎn)心瓶”(簡稱:清乾隆帝行圍圖轉(zhuǎn)心瓶)。

 

  乾隆皇帝與存世孤品“轉(zhuǎn)心瓶”的情緣

 

清雍正 霽藍釉弦紋盌(一對)

 

南京博物院鎮(zhèn)院之寶:清乾隆 藍釉描金粉彩開光轉(zhuǎn)心瓶

 

明宣德 藍地白花折枝花卉紋盤 洛克菲勒基金會藏

 

元 霽藍釉白龍紋菱口盤 直徑46厘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元代 霽藍釉白龍紋菱口盤 原歐洲私人收藏,2014年由中國藏家購藏 交易價:1600萬歐元

 

揚州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元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清乾隆 霽藍釉描金皮球花賞瓶 南京博物院藏

 

  現(xiàn)藏于南京博物院的這件“清乾隆帝行圍圖轉(zhuǎn)心瓶”通高約70厘米、口徑約20厘米、底徑24厘米,由蓋、頸、外瓶、內(nèi)膽、夾層和底盤六部分裝配而成,裝飾分外觀裝飾與主題紋飾兩部分。外觀裝飾通體以亮麗的藍釉為底色,再配用金彩,顯得華麗富貴。器身的如意云頭紋與蓮瓣紋內(nèi)均施仿青銅釉,銅色黯然,與金彩相映,古致典雅。主題紋飾為清高宗行圍圖,由粉彩漏窗式景障、動態(tài)牙雕人物近景、乾隆行圍牙雕人物和粉彩秋郊山野背景圖四部分組成,形象地再現(xiàn)了皇家行圍的盛大場面。整器結(jié)構(gòu)奇巧,造型端莊,工藝繁復,紋飾精妙。它的制作借鑒了琺瑯、繪畫、青銅、玉石、園林、牙雕、小木作、機械技巧等工藝手法,使轉(zhuǎn)心瓶富有時空變幻的藝術(shù)觀賞效果。器底施湖綠釉,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轉(zhuǎn)心瓶”為清乾隆時期,景德鎮(zhèn)官窯創(chuàng)制的特有瓶式,在鏤空的瓶內(nèi)套裝一個能夠轉(zhuǎn)動的內(nèi)瓶。據(jù)考證,此器燒制于乾隆八年(1743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之間,原放置在清奉天行宮,即沈陽故宮,1914年由民國中央政府收存于當時的北平古物陳列所,1933年劃歸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即現(xiàn)在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一件流傳有序的官窯重器。據(jù)《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官窯生產(chǎn)了二、三十件轉(zhuǎn)心瓶,但此種結(jié)構(gòu)的僅此一件,因此,此器為存世孤品,極為珍罕。

 

  “清乾隆帝行圍圖轉(zhuǎn)心瓶”是表現(xiàn)乾隆皇帝東巡行圍的紀念性作品。由于清代是滿族政權(quán),滿族的前身為女真族,其淵源可以追溯至周武王和成王時代的肅慎氏,肅慎氏以楉矢(用楉作桿的箭)和石磬入貢,因而,滿族騎射打獵的傳統(tǒng)十分悠久。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人們平時打獵、督耕、放馬習武,沒有戶籍僅有旗籍;实鄢鲅,是中國古代社會一項重大政治活動,以期通過威嚴的皇權(quán)使國家強大。據(jù)《清史》記載,乾隆帝曾于當朝八年(1743年)、十九年(1754年)、四十三年(1778年)、四十八年(1783年)四次東巡,少則兩個月,最長達四個半月。盛京故宮是其主要的駐蹕之地。乾隆帝的第一、二次東巡,恰值32歲和43歲的壯年,他沿途跋山涉水,行圍演武,他把這看作是為保持八旗軍隊騎馬射獵武功所做出的榜樣。晚年的乾隆帝十分懷舊,將此瓶置于盛京故宮,既作為陳設(shè)賞玩,追憶往事,以慰藉其懷舊之情,同時也是對東巡不忘根本的宣詔。


  藍釉瓷精品少 雍正藍釉最受追捧

 

  從藍釉瓷器的拍賣市場情況來看,盡管歷年來在海內(nèi)外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上拍的藍釉瓷總量達數(shù)千件之多,但除去那些明顯的贗品、仿品,以及來歷不明、真?zhèn)坞y辨的器物外,來源可靠、流傳有序的藍釉瓷精品并不多見。而且,主要以清雍正、乾隆以及清中晚期的藍釉瓷為多,元、明兩朝的藍釉瓷精品非常少。然而,市場上一旦出現(xiàn)頂級的藍釉瓷精品,只要估價合理,總是會受到藏家的追捧。

 

  在2005年北京誠軒秋季拍賣會和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分別亮相過兩件“明宣德·霽藍釉盤”精品。前者,曾由海外最大的私人中國明清單色釉瓷器收藏家英國Hall家族舊藏,并曾在1996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出現(xiàn)過,時隔近十年時間,再度亮相內(nèi)地拍場,當時估價為50—70萬元,最終以181.5萬元高價成交。而后者為玫茵堂珍藏,并有數(shù)次出版著錄,是一件傳承有序的宣德藍釉瓷精品,但由于估價偏高(當時估價為:270—450萬港元),最終流拍了。另外,在香港蘇富比2011年秋拍上,也曾亮相過一件玫茵堂珍藏的“明宣德·灑藍釉大杯”,當時估價為800—1200萬港元,最終也是因估價過高而流拍。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翰海2000年秋拍上,曾亮相過一件“元·藍釉白龍紋梅瓶”,這件梅瓶無任何出版著錄和遞藏關(guān)系,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時對這件梅瓶并無估價,從無底價起拍,但最終以275萬元高價成交。在2005年,倫敦佳士得以約2.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之前,市場對于元代瓷器并不是很重視。因此,在翰海2000年秋拍上拍出的這件梅瓶,在當時已經(jīng)是非常高的價格了,而這也許正說明買家對于這件器物的年代認定非常確定。

 

  從近幾年的藍釉瓷拍賣市場情況來看,雍正藍釉瓷無疑是最大贏家。盡管乾隆藍釉瓷的上拍總量更多,但高價成交者多是雍正藍釉瓷。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為例,在2011年秋季拍賣會上推出的三件雍正藍釉瓷器:清雍正·霽藍釉撇口觀音瓶、清雍正·霽藍釉橄欖瓶和清雍正·天藍釉六楞葫蘆瓶分別以602萬港元、1634萬港元和458萬港元高價成交。另外,北京保利2014年春季拍賣會上也曾亮相過一件“清雍正·霽藍釉梅瓶”,當時估價為100—150萬元,最終以253萬元成交。此瓶曾在香港蘇富比2009年秋季拍賣會上亮相過,當時以146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28.6萬元)成交。時隔四年半,再度亮相拍場,增值了近一倍。

 

  藍釉瓷器雖然沒有華麗的紋飾和造型,卻在簡約中讓人們領(lǐng)略到其雅正之姿、秀麗之美,即便是在青花、粉彩等占有大量市場份額的情況下,仍然有其固定的收藏群體和收藏市場,長期為藏家們所鐘愛。


  藍釉瓷的創(chuàng)燒

 

  “清乾隆帝行圍圖轉(zhuǎn)心瓶”制作工藝極為復雜。然而,如果剔除掉此瓶上那些繁復而華麗的描金、開光粉彩、牙雕人物等工藝和表現(xiàn)形式外,其實為一件典型的乾隆官窯藍釉撇口瓶。藍釉瓷作為單色釉瓷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藍釉瓷是以氧化鈷(CoO)為呈色劑,經(jīng)高溫(1280~1300℃)一次燒成的單色釉瓷品種之一,創(chuàng)燒于元代景德鎮(zhèn)窯,呈色嬌艷、光澤瑩潤,自元代以后歷經(jīng)明清兩朝從未停止過燒制。高溫藍釉又稱為“霽藍”,也稱“祭藍”、“積藍”、“霽青”等,是藍釉瓷中最主要的品種。霽藍釉瓷釉面不流不裂,色調(diào)均勻一致,釉層肥潤,深沉凝重。由于在高溫狀態(tài)下釉層熔融垂流,致使器物在口沿處釉層變薄,顯露出白色胎骨,形成一道白邊,俗稱“燈草口”。

 

  在元代,用于燒制霽藍釉瓷的進口鈷料非常珍貴,發(fā)色也尚不穩(wěn)定,在這種情況下,古代陶工們能燒造出發(fā)色穩(wěn)定、深沉、勻凈不暈散的霽藍釉瓷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元代霽藍釉瓷主要為“藍地白花”,且以云龍紋為多見,光素無紋飾者幾乎未見。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完整元代霽藍釉瓷器十分稀少,且主要收藏于海內(nèi)外各大博物館,如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北京頤和園、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shù)館、法國吉美博物館、伊朗國家博物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藏)等。民間私人收藏的元代霽藍釉瓷則更是少之又少,寥寥無幾。

 

  筆者曾在震旦博物館見到過一件元代風格的霽藍釉瓷器,但對于該器是否確為元代之物仍存疑。另外,在去年的歐洲藝術(shù)博覽會(TEFAF 2014)上,曾亮相過一件珍貴的元代霽藍釉白龍紋菱口盤,該盤來自于倫敦-紐約的參展商Littleton & Hennessy Asian Art(國際著名的亞洲藝術(shù)品經(jīng)銷商),曾由歐洲(比利時)私人藏家舊藏,并最終在“TEFAF 2014”上被一位神秘的中國藏家以1600萬歐元購入。事后,筆者曾多方打聽過這位神秘買家的身份,但都沒有結(jié)果。后來,筆者在一位業(yè)界前輩處了解到,此盤買家可能為內(nèi)地某張姓企業(yè)家。

 

  藍釉瓷簡史

 

  元代景德鎮(zhèn)藍釉瓷的燒制成功,為明清兩代藍釉瓷的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明代藍釉瓷以宣德朝為最佳,主要為祭器和陳設(shè)用瓷。其釉色藍如深海,釉面勻凈,呈色穩(wěn)定。宣德藍釉瓷除單一色釉、光素無紋飾者外,還見有藍釉暗刻與藍釉留白花的裝飾方法。暗刻紋飾多為云龍紋,而藍釉留白器物紋飾以蓮池魚藻紋、纏枝花卉紋、折枝花果紋等為主。底款有青花款和暗刻款兩種,多書“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凡四字款者,均為后仿。器型除碗、盤等常見造型外,還有罐、缸、尊、盆、僧帽壺、蓮瓣壺等造型。此外,宣德時期還出現(xiàn)了灑藍釉這一新品種,其藍釉之中自然分布著白色的斑點,如同雪花灑落,故又名雪花藍。灑藍釉瓷也是以鈷為呈色劑的石灰堿釉,只是與霽藍釉瓷的施釉工藝略有不同。宣德灑藍釉瓷傳世十分稀少,其后歷代均不見燒制,直到清康熙時期才恢復燒制。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藍釉瓷傳世器物極少,幾乎見不到完整的器物,但從珠山御窯出土標本來看,此期藍釉瓷的生產(chǎn)從未間斷。嘉靖、萬歷時期,藍釉瓷燒制較為盛行,一是造型品種較豐富,二是釉色品種又有了新發(fā)展。(注:隆慶一朝未見有傳世藍釉瓷,文獻亦不曾記載。)造型除傳統(tǒng)的宮廷祭器、陳設(shè)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見藍釉產(chǎn)品。此外,嘉靖時期還創(chuàng)燒了回青釉瓷;厍嘤耘c霽藍釉同為以氧化鈷為呈色劑的高溫釉,只是所用青料為當時特有的回青與國產(chǎn)石子青調(diào)和而成,呈色不如霽藍釉深沉濃艷,而是呈淺藍色。萬歷朝之后,藍釉瓷基本絕燒。

 

  藍釉瓷在經(jīng)過明末清初近半個世紀的沉寂之后,于清康熙時期再度興盛,此后歷朝均有精品傳世,且存世數(shù)量遠大于明代藍釉瓷?滴鯐r期,藍釉瓷主要以祭祀用具為主,色澤潤澤穩(wěn)定,色澤深沉者多為仿宣德霽藍器?滴鯐r期,恢復了自宣德之后便中斷的灑藍釉瓷生產(chǎn),作為外銷瓷品種之一。此外,康熙時期還創(chuàng)燒了另一新品種——天藍釉瓷。天藍釉瓷也是以氧化鈷為呈色劑,但氧化鈷的含量僅為霽藍釉氧化鈷含量的1%,所以燒成了瓷器色澤淡雅勻凈。

 

  清代藍釉瓷以雍正藍釉冠絕。雍正時期,以唐英任御窯廠督陶官,所制各式釉都燒制得極為成功。雍正藍釉瓷器型較之前更加豐富多樣,有梅瓶、玉壺春瓶、錐把瓶、蒜頭瓶、天球瓶、壺、石榴尊、罐、缸、盆、缽、碗、盤、杯、洗、渣斗、高足碗等造型。乾隆時期,藍釉瓷以霽藍釉和天藍釉為主,多見陳設(shè)器,也有部分祭器。這一時期,藍釉描金裝飾大量出現(xiàn),并且藍釉描金裝飾技法一直盛行至清末民國。此外,乾隆時期灑藍釉瓷器所見極少。在清三代中,乾隆一朝傳世的藍釉瓷器數(shù)量最多。乾隆盛世之后,自嘉慶始至清末,制瓷水平全面下降,藍釉瓷的燒制也明顯不及前朝。相較整個清中晚期,光緒時期的藍釉瓷燒制水平相對最高,器型也較為豐富。至宣統(tǒng)時,藍釉瓷已鮮有燒制,且工藝較粗糙,施釉不均,有明顯流釉現(xiàn)象。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chǎn)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chǎn)區(qū) 更多....
 >> 江西產(chǎn)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guān)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chǎn)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quán)聲明  網(wǎng)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diào)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quán)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wǎng)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guān)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