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瓷器有一種很典型的器物——雞首壺,又名雞頭壺、天雞壺、罌,這種壺是一種將壺的流(嘴)捏塑成雞頭狀的盤口壺,它創(chuàng)燒于三國末年,經魏晉南北朝以至隋代的發(fā)展、演變,盛極一時,隋以后逐漸消失。雞首壺為何在歷史上突然興起又突然消亡?雞首象征什么意義?雞首壺留給我們的未解之謎實在太多。
寧波博物館收藏的西晉越窯提梁人物雞首壺(見圖),是雞首壺中的一件十分“稀罕”之物,整體造型獨特,為西晉同類雞首壺中所罕見,目前國內僅見此一件。此壺1995年出土于浙江余姚市肖東五星墩,通高24厘米,口徑11.8厘米,腹圍18.2厘米,盤口,矮頸,溜肩,鼓腹,平底,青釉泛黃。肩部四周由聯(lián)珠紋、凹弦紋、斜細網格紋組成帶式,其上分別印貼鋪首銜環(huán)、仙人騎麒麟,肩腹部塑有雕刻精細的正在啼鳴的雞首及雞尾,雞頸粗壯,雞喙尖,雞冠高,羽毛豐,形象逼真。寬敞的盤口上,以黃鼬軀身為提梁。黃鼬前足作伏狀,豎耳弓身,張口吐舌,對準雞冠作欲噬狀,后兩足則夾住長尾停于口沿。在盤口之下與雞頭、尾處,各置扶膝光頭似佛像人物。根據此壺身上的紋飾特征,如鋪首、聯(lián)珠紋、斜網紋等,與西晉出土的同類有確切紀年的瓷器相同,此壺為西晉之物。西晉為雞首壺發(fā)展初期,雞首大多只是象征性貼塑的圖案,雞首實心不能倒水,雞首無頸。而此壺卻是雞首為空心可倒水,雞頸粗高,為西晉雞首壺所罕見;同時,該壺還堆塑有人物、動物提梁,更為雞首壺中罕見。
越窯堆塑罐上有胡人樂隊以及佛像人物,也有仙人騎麒麟道教神話圖案,常見佛、道混同的現(xiàn)象,顯示出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的多元化雜糅。那些僧人,很像是在作佛寺的超度法會。因此,這件提梁人物雞首壺帶有西晉越窯堆塑罐(隨葬魂瓶)的文化、藝術表現(xiàn)特征,其佛像人物反映的是人們的佛教信仰,其黃鼬張口對準雞冠作欲噬狀,是農耕生活的現(xiàn)實寫照。
雞首壺的器型演變有明顯的時代特征,雞首壺的造型與盤口壺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側安雞首,另一側安雞尾,前后對稱。雞首有實心、空心之分,前者是隨葬冥器,后者是生活實用器。三國末年的器皿較為少見。西晉時期的雞首壺特點是壺身、壺頸比較矮,雞首多無頸,雞尾甚小。東晉壺體略高,雞首有了頸部,雞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壺口的圓股形曲柄。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飾龍首和熊紋,器型優(yōu)美,已有審美和吉祥之意。南北朝時期壺體修長,雞首的冠部較大,頸部細長,盤口增高。隋代的壺雞首趨于寫實,作昂首曲頸打鳴狀,壺柄貼塑龍形飾。此外,還派生出羊首、鷹首或虎首壺。隋代以后,雞首壺幾乎匿跡。
從雞首壺的演變史來看,它最初是一種在盤口壺上加上雞首、雞尾形的裝飾,雞首實心不通,是一種殉葬的冥器;后來演變成雞頭可通水、雞尾變成龍形柄的實用之器;再到后來,因實用性強,大批量生產,或許就去繁就簡,而使壺上捏塑雞首等動物的現(xiàn)象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