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由廣東省文物藝術品行業(yè)協會、信息時報社、《中博藝術市場》網站主辦,廣州古玩城、集友精舍協辦,廣州市日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承辦的“集雅觀妙文化之旅”活動將在荔灣區(qū)龍津西路94號廣州古玩城啟動。接下來的一周中,將圍繞傳播賞析中國各種傳統(tǒng)藝術以及現代、中西方大藝術的方方面面開展沙龍、論壇、展覽等系列活動,其中包括對各種藝術品的鑒別、交流等。
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著名古陶瓷鑒賞家樓鋼的新著《中國古陶瓷鑒賞手冊》新書簽售暨中國古陶瓷鑒賞沙龍為該系列活動拉開了帷幕。
文化的承傳需要有載體,載體有很多種類,中國古陶瓷就是非常好的一種。樓剛說,過去學界也好,藏界也好,對中國古陶瓷的認識尚不充分,認為這是工匠制作的東西,不是藝術品,算不上“陽春白雪”,只是“下里巴人”。殊不知中國古陶瓷作為一種文化承傳的載體,它具有任何其他物類都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古代書畫作品,大多是明清的,元以前的能保存下來就很少,唐代書畫就非常稀罕,“絹五百紙千年”,再往上走就是寥若晨星的史前巖畫了,這中間有著數千年的斷層;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青銅器,集中在老三代,漢以后的基本上就失去了意義;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古代玉器石雕、金銀銅鐵錫器,不但數量不多,且其上限也僅在6000年左右。
“而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中國古陶瓷,自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以降連綿延續(xù)直至今天,就從未斷裂過。它的種種器物形制、裝飾方式方法、紋飾種類內容以及其他難以勝數的細節(jié)幾乎涵蓋了中華民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反映了中華文明發(fā)展進程的每一個腳步,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全紀錄。完全可以這樣說:讀懂了中國陶瓷,就讀懂了中華文明史、中國社會生活史。”樓剛表示。
樓鋼專注中國古文化的研究,建立有《中華博物》網站以弘揚中國古藝術張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編撰了《中國古陶瓷標本叢書》、《中國尋寶地圖》、《玩物致知—中國古陶瓷談叢》、《大巧若拙-建窯研究 》等著作!吨袊盘沾设b藏手冊》則是樓鋼根據自身經驗、總結,專為古陶瓷愛好者撰寫的一部著作。該書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娓娓道來,將中國上下數千年的陶瓷分門別類進行了闡述,同時也加入了許多生動事例及經驗之談,是中國古陶瓷鑒賞的必備工具書。
活動內容
8月2日下午:
集雅觀妙文化之旅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中國古陶瓷鑒賞手冊》作家簽售新作;
著名古陶瓷鑒賞家樓鋼作《中國古陶瓷發(fā)展脈絡》的演講;
現場免費鑒寶。
8月3日下午
老友私聊第一站。
樓鋼約各位老友觀賞200件古陶瓷展品,感悟中華文明發(fā)展歷程,探討藝術品市場未來走向,詳析古陶瓷收藏各式雷區(qū),解碼淘寶藝術品價值體系,分享老友自帶的私家寶藏。
8月4日~8月8日
老友私聊第二站
集雅精舍各位在古玩市場縱橫數十年的行尊輪流為各位玩家析疑解惑。
8月9日下午
著名古陶瓷藏家陳茗東開講《晚清官窯投資指南》;
玩家之間競價交流各自的藏品。(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