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江西景德鎮(zhèn)3月2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黃丹)來到江西,看過了武寧的自然景觀,緊接著網媒記者來到“瓷都”景德鎮(zhèn)。復燒的清代鎮(zhèn)窯、明代葫蘆窯等古窯,重現的拉坯、施釉等古法制瓷工藝讓網媒記者大開眼界,撥開歷史的塵灰領略中國古代為皇室制造瓷器的古窯風采。
一走進景德鎮(zhèn)古窯民俗博覽區(qū),記者們就被景區(qū)圍墻、地磚、對聯等地方裝飾所用的青花瓷、粉彩瓷所深深吸引,不停贊嘆“好有韻味”“別致”“太獨特了”!
“我們眼前這個壘起來當作花壇圍欄的碎瓷塊、碎瓷片大家知道為什么是碎的嗎?”導游問到。“故意打碎裝飾的。”有記者猜。“其實這是燒失敗的瓷,窯燒塌了,把還沒燒好的瓷器壓碎了,就拿來廢物利用了。”導游揭曉到。盡管如此,與暗紅色土坯間隔相疊的青花瓷碎片依然透出獨特的粗礪之美,令人贊嘆,來自泥土歸于泥土這種廢物利用的方式也顯得那么恰當。
一進入歷代古窯展示區(qū),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產作業(yè)線就展現在記者們眼前,手感細膩如面粉、顏色乳白如奶酪的高嶺土散發(fā)著泥土的芳香,老匠人們依照古法拉坯、施釉、畫坯的制瓷場景讓人感受到一件藝術品出爐之不易,陽光照射在排列整齊的瓷器坯件上,一切都活過來了。“老匠人用手抹出瓷器雛形的這道工序就叫拉坯,之所以用棍子轉動下面的轉盤是因為古時候還沒有電,只能靠人工轉動。”導游說。
接著,網媒記者陸續(xù)參觀了有著讓景德鎮(zhèn)定名景德鎮(zhèn)淵源的宋代龍窯,外形像蒙古包的元代饅頭窯,為了提高效率而改良、是元代饅頭窯“升級版”的明代葫蘆窯,公元1736年啟用、直到1995年還在使用、2009年開始為了更好地傳承制瓷文化而重新恢復燒窯的清代鎮(zhèn)窯,這些古窯可謂生動地演繹了古窯“進化論”,讓記者們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