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5年開放以來,雙博館一直都是揚州舉足輕重的文博場所。無論是源遠流長的揚州歷史展館,還是底蘊深厚的雕版印刷展館,都給來訪者打開了一扇扇了解揚州的窗口。但是,在正常開放的展館之外,雙博館內還有哪些寶貝?還有哪些部門?昨天上午,市文物局(申遺辦)組織揚州作家走進雙博館,雕版版庫、文物修復室、古陶瓷標本室首次開放,揭秘了普通人所不知道的雙博館。http://www.yznews.com.cn/
1
雕版版庫
藏品:10多萬張版片都能印刷
在雙博館的雕版印刷展館內,觀眾隔著一層玻璃,可以看到很多珍貴的雕版版片,依次擺放在紅色的鐵架上。然而,從開放之日起,作為雙博館的重要文物庫房,雕版版庫從沒有對外開放過。昨日,雕版版庫首次面對參觀者打開,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些珍貴的版片。
走進雕版版庫,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濃濃的墨香。據(jù)雕版版庫工作人員任流介紹,這些味道都是松煙墨的味道,松煙墨是揚州雕版的“獨門秘笈”。正是有了松煙墨,才有了揚州雕版這項世界“非遺”的千古傳奇。
在雕版版庫內,收藏著10多萬張雕版版片,都以清代和民國時期的版片為主。最近,揚州雙博館還征集到了一些明代雕版版片,叫做《治平言》。在這些版片中,有《玉海堂影宋元本書》等版片,今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
任流說,在雕版版庫中收藏的版片,內容都是以地方志、醫(yī)學典籍、詩詞歌賦等為主,如有需要,都可以拿出來印刷,F(xiàn)在市場上的雕版線裝書非常走俏,最近就利用這些版片印制了12冊的《杜陵詩史》。
管理:恒溫恒濕要求很嚴格
這些承載著文化信息的版片,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能夠一直保存完好至今?
任流說,這些版片的木材主要是梨樹,經過加工后,梨樹版片容易保存,不容易產生蟲蛀,也不容易變形。當然,這些版片也會發(fā)生破損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現(xiàn)代工作人員進行修補。
任流介紹,因為雕版版庫對恒溫恒濕的要求很高,所以基本不對外開放。在雕版版庫中,溫度要低于15攝氏度,濕度要保持在55%到60%之間。因為過分干燥容易干裂,過分潮濕容易生蟲。
2
文物修復室
見聞:工作10多年,修復上千文物
在考古過程中,很多出土文物因為深埋地下時間較長,不可避免會產生破損的情況,這就需要文物修復人員的妙手回春。在文物修復室內,工作了十幾年的周學山,已經修復了上千件文物。
在周學山的工作桌上,擺放著幾件正待修復的文物:一件東晉時期的香薰爐,是從揚州一處燒磚窯廠出土的,器形如同蓮瓣綻放,古樸大方。之前蓮瓣已經碎裂,如今已經粘補完成,上色之后,就能再現(xiàn)當年的精致外觀;手邊還有一只瓷碗,碗中有棱。周學山介紹,這只瓷碗出自五大名窯之一的越窯,因為有棱,所以初步判斷時間在五代之后。瓷碗原本有破損,他用3A膠水調和瓷粉,配以相近的顏色,填補破損之處。
從周學山桌面上的擺設,就可以看出這項工作的繁瑣細致。光是用以切割的鉆頭,就有十幾種之多。各種毛筆、鑷子等小工具,更是不勝枚舉。沒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根本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揭秘:修復重要文物反而要留瑕疵
周學山說,修復文物的步驟,大概分為清洗、粘接、補缺、打磨、上色等步驟,其中最難的在于上色。因為每種文物的材質不一,經歷年代久遠后,就會產生色差,很難調準。比如瓷器,顏色可謂千變萬化,哪怕一種顏色,也有多種層次。剛剛調出來的顏色似乎很接近,但是干了以后就又不一樣了,這就需要多年的工作累積才行。他經常要用的顏料,就有幾十種之多,全都是從礦物中提取出來的顏色。
周學山說,在現(xiàn)在的文物修復中,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考古修復,最簡單的就是打上石膏,在破損的地方進行補缺,修復起來就好;還有一種是陳列修復,要求在2米之外,看不出修復的痕跡;另外還有一種商業(yè)修復,那就需要盡量一模一樣。
周學山特地提到,在修復重要文物時,反而不需要天衣無縫,要特意留點瑕疵。因為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很多用于文物修復的新材料層出不窮,今后修復文物的材料和技術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修復的時候就要留有痕跡,比如顏色的深淺,讓后來的修復者能夠看出來,不至于找不到。
3
古陶瓷標本室
年代齊全,堪稱瓷片資料庫
作為海上陶瓷之路的最早起點,揚州曾經出土過大量珍貴的陶瓷片。直至現(xiàn)在,揚州的古陶瓷都是各種考古發(fā)現(xiàn)中的寶貝。然而,當有瓷片出土后,如何確定瓷片的年代?有一種方法,就是帶到雙博館古陶瓷標本室中,這里有600多片古陶瓷片,可以進行比對,從而為確定陶瓷片年代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揚州境內不斷發(fā)現(xiàn)數(shù)量可觀的完整陶瓷器和陶瓷碎片,這些瓷器來自國內南北各地的窯場,品種之豐富,窯口之齊全,迄今國內罕見。在多年的城市建設和考古發(fā)掘工作中,揚州的文博工作者們奔波于各遺址、工地,采集了大量古陶瓷標本,幾乎涵蓋了各時期、各窯口的主要產品,其中不乏珍稀品種。如揚州唐城遺址發(fā)現(xiàn)的唐代青花標本,是中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鈷藍彩繪瓷。西亞釉陶標本,釉色豐富,裝飾多樣,這些標本對研究中國古陶瓷的工藝發(fā)展,貿易流通,乃至國內外經濟文化的交往,都是不可或缺的實物資料。
據(jù)悉,這些珍貴的古陶瓷片,主要是馬富堃、蔡云峰等文博工作者們的捐贈,在這里建成了一所資料齊全的標本室,為現(xiàn)代考古出來的瓷片提供了一座資料庫。
記者 王鑫 文/圖
責任編輯:陳書戈
來源: 揚州網(wǎng)-揚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