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城縣町店鎮(zhèn)的晉陶陶瓷生產中心內,一支支雙耳圓柱體酒瓶生胚靜靜地立在托盤之上,沿流水線進入爐內烤制。這條長長的生產線上只有寥寥三四名工人在操作,除了機器運轉時發(fā)出的細微的聲音,整個車間非常安靜。晉陶陶瓷公司副總經理商兆峰告訴記者,整個晉陶的生產工序除原料研磨外基本實現自動化運營,而眼前這條生產線是目前國內最長的生產線,其技術水平達到世界領先。
在生產線的一側,擺滿了酒瓶的陶胚。“這是為四川沱牌舍得酒業(yè)生產的高端酒瓶,沱牌今年共有300萬支的訂單。流水線上的雙耳圓柱體酒瓶也有近10萬余支,是為河南宋河糧液公司制作的酒瓶。這些陶胚是經過一次燒制的半成品,正等待上釉后進行二次燒制。”據了解,晉陶自今年5月20日正式投產以來,僅僅1個多月時間就已接受四川沱牌、河南宋河糧液、河南仰韶,安徽的高爐家酒和長治的潞酒等多家酒企訂單,全年訂單數已經接近700萬支,合同金額在3000萬元以上。
晉陶是目前陽城縣陶瓷產業(yè)的縮影。陽城陶瓷有著悠久的歷史,興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過去以煤燒制陶瓷,整個生產過程中,燒制成本占總成本30%以上,二次燒成、三次燒成的成本更高。而現在,陽城縣通過煤層氣的開采利用,有效解決了陶瓷生產的成本難題,并且還實現了消煙、降塵、固硫,縮短了燒制時間,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以前這些酒業(yè)集團的包裝訂單大部分流向湖南,但路途遙遠,價格也比較高。如果我們的產能全開的話,一天就可以生產5萬支高檔酒瓶。”商兆峰告訴記者,投產以來已經有很多廠商都過來考察,但是由于很多高端陶瓷需要在瓶面上進行手繪,而企業(yè)暫時缺乏這類的熟練工人,目前并沒有開足馬力生產。“不過這一問題很快會得到解決,我們已經前往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長治學院等周邊院校尋找美術功底好的畢業(yè)生,盡快擴充人才隊伍。”
近年來,隨著三英、晉陶、舒耐奇等大型陶瓷生產企業(yè)的進駐投產,陽城陶瓷也正朝著主體多元化、生產園區(qū)化、管理集約化、產品系列化、產業(yè)鏈條化的方向快速發(fā)展。企業(yè)之間正在形成橫向配套、縱向延伸、分工合作、有機銜接、良性競爭、互促互動的新格局,整個產業(yè)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明顯提升。從原料供給、陶瓷設計、產品研發(fā)、生產加工、陶文化傳播等一整套的產業(yè)體系已經逐步形成。而隨著“爭先綜改、競逐中原”戰(zhàn)略的實施,中原地區(qū)廣大的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進入陽城,也為陽城帶來更大的發(fā)展機遇。
目前,陽城縣現已擁有建筑陶瓷生產廠家18家,擁有26條中高檔陶瓷生產線,年產能力達1億平方米,吸納勞動力就業(yè)8000人,拉動就業(yè)6000余人,年產值達20億元;擁有日用陶瓷生產廠家11個,年生產能力達到1.2億件,從業(yè)人員5500人,年產值達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