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釉扁壺,北齊,鉛釉陶器,通高20.5厘米、寬16.5厘米,河南博物院藏。
黃釉扁壺繪圖。
1971年3月,河南省安陽縣洪河屯村群眾在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時,發(fā)現北齊“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涼州刺史”范粹紀年墓葬,墓中出土有四件黃釉扁壺。本文介紹的黃釉扁壺即為其中之一。
壺體扁圓、上窄下寬的黃釉扁壺,形如皮囊,敞口,短頸,扁圓腹,平底實足。其肩部對稱位置各置一圓形鼻鈕,方便穿繩攜帶。扁壺通體施黃釉,施釉均勻,頸部與肩部連接部分飾聯珠紋一周,壺腹兩面均模印五人一組的胡騰舞樂舞圖案。在圖案中央,一舞者婆娑起舞于盛開的蓮花臺座之上,右臂高舉前伸,左臂下伸,掌心向后,雙足騰跳,反首回顧,動態(tài)盎然。舞者左側兩人,一人作擊拍狀,一人作吹奏狀。舞者右側兩人,一人雙手擊鈸,一人手執(zhí)五弦琵琶,作彈奏狀。五人皆高鼻深目,頭戴蕃帽,身著窄袖長衫,腰間系帶,足蹬半筒高靴,是典型的西域人形象。
胡騰舞是一種北朝至唐代流行于西域,即今天塔什干一帶的民間舞蹈。此舞大多以男性胡人為主,其特點多以腿腳功夫見長,提膝騰跳,剛毅奔放,又瀟灑詼諧、雄健矯捷,因其舞姿多以騰身跳躍為其舞態(tài)基調,故名“胡騰”。舞者的裝扮大都為頭戴尖頂蕃帽,身穿窄袖胡衫,足蹬軟底錦靴,跳起來急如飛鳥,腰間的寶帶會發(fā)出鳴叫聲。唐詩中有不少記載胡騰舞的詩句,對胡騰舞表演者的裝束、舞姿和音樂都做了非常生動的描寫。
北朝時期,中原地區(qū)統(tǒng)治者對外商采取歡迎和鼓勵的政策,西域諸國的商人在中原活動相當頻繁,西域樂舞隨著絲綢之路東傳。達摩支舞等西域舞蹈以及琵琶、箜篌、篳篥等西域樂器也隨之傳入中原,影響著中原地區(qū)固有的文化觀念及審美情趣,并對中原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北周宮廷大樂幾乎都來自西域。北齊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對西域胡戎樂多有所好,武成帝高湛對胡琵琶、胡舞情有獨鐘。后主高緯不僅對西域胡戎樂癡迷,而且能自度新曲!端鍟·音樂志》記載:“后主唯賞胡戎樂,耽愛無已……后主亦自能度曲,親執(zhí)樂器,悅玩無倦,倚弦而歌。別采新聲,為《無愁曲》,音韻窈窕,極于哀思,使胡兒閹官之輩,齊唱和之,曲終樂闋,莫不殞涕。”一批才藝杰出的西域樂人也受到了統(tǒng)治者極高的獎賞。比如當時盛極一時的胡人樂工曹僧奴、曹妙達父子“以能彈胡琵琶,甚被寵遇”,俱開府封王。
這件黃釉扁壺,其皮囊式造型與胡騰舞的圖像,強烈再現了千余年前西域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這種扁壺在河南洛陽、孟津北朝墓中也有出土,且形制和圖案相近,這是對中原與西域音樂文化交流最為直觀形象的詮解,說明中原漢民族對于外來文化一直秉承兼收并蓄的文化態(tài)度,同時也為研究北朝時期的胡漢民族關系、南北朝時期的陶瓷工藝發(fā)展以及我國樂舞發(fā)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