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珍在創(chuàng)作中
纏枝紋草洗
越窯茶花圓腹瓶
纏枝菊花葵口瓶
跳刀金魚雙耳瓶
五月的上林湖,幽靜而秀麗。湖的四周,綠樹掩隱著的古窯遺址以及漫山遍野的青瓷碎片,形成了這一世界罕見的露天青瓷“博物館”。
5月4日,記者來到位于上林湖畔的上越瓷藝研究所,采訪越窯青瓷燒制技藝的傳承人施珍。這一天,適逢研究所又一個“滿窯”的日子。施珍小心翼翼地把裝好瓷坯的匣缽搬到窯膛,分行碼好,次第安排好窯位。“這里是我近兩個月的作品,記不清燒了多少窯了。”施珍輕輕地關上窯門,開始了又一次讓滿滿一窯瓷坯“蝶變”的燒制過程。
走上陶藝之路,施珍有著深厚的家學淵源。施珍的三爺爺施于人是中國現(xiàn)代陶藝教育理論家、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姑父徐朝興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浙江青瓷協(xié)會會長。幼時的施珍已展露出不尋常的藝術天賦,音樂美術舞蹈樣樣在行。16歲時,她隨三爺爺遠赴景德鎮(zhèn)求學,開啟了瓷藝之路。隨后,施珍考入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陶瓷設計專業(yè)。1997年,作為我國第一個陶瓷美術領域的交換生,施珍赴韓國首爾產業(yè)大學陶藝科進修。2000年,學成歸國后回到慈溪,此時,學院派的扎實功底已讓施珍的作品小有名氣;貒,施珍成立了上越陶藝有限公司。在公司成立伊始,施珍經歷了無數次“是先走市場還是先要藝術”的心靈碰撞,最終施珍選擇了“沉下心來”,讓作品來說話。2011年,施珍創(chuàng)立了上越瓷藝研究所,開始潛心研究探索越窯青瓷燒制技藝的傳承創(chuàng)新。
上林湖畔層層疊疊的青瓷碎片時常觸發(fā)施珍的靈感。跳刀金魚雙耳瓶、越窯系耳紋草洗、纏枝菊花葵口瓶……上越研究所作品陳設間擺放著數十件施珍的得意之作,件件釉層柔和淡雅,勻潤如玉,靈動清澈。“創(chuàng)作時,我能感到古人的脈動和氣息。”從施珍的作品中能看到越窯青瓷的影子,她將代表越窯青瓷藝術頂峰的唐代秘色瓷的三美標準(材質釉色美、器形裝飾美、工藝美術美)奉為圭臬,這奠定了她獨樹一幟的藝術根基。同時,古與今、中與外技藝精華的糅合,形成了施珍作品“黃中帶青、青中帶黃”個性化的藝術特征。
剛剛結束的兩個博覽會先后傳來消息,施珍的兩件作品摘下了最高獎———“卷葉牡丹瓶”獲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特等獎,“纏枝紋草洗”獲2013義烏“文博會”金獎。
“古窯薪傳,青瓷增輝”,這是施珍在微信上的個性簽名。創(chuàng)作之余,施珍還要忙著做青瓷燒制技藝的公益?zhèn)鞒。研究所的二層小樓時常有成批的陶藝小愛好者光顧,施珍免費提供給孩子們陶泥、燒制工具,教孩子們讀懂青瓷內涵。“傳承就是要承上啟下”,施珍說,“教這些孩子跟藝術創(chuàng)作一樣重要。”
“燒制了千年,又消逝了千年。”讓越窯青瓷燒制技藝在家鄉(xiāng)傳承下去,是施珍的“中國夢”,她說要為越窯青瓷文化延綿不絕奉獻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