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鳳首扁壺。追溯中國近代歷史,元代的中國海外貿(mào)易比較繁榮,大量的中國青花瓷器被運輸?shù)搅酥袞|地區(qū),尤其是景德鎮(zhèn)燒制的青花瓷器,胎體潔白、釉色純凈、青花色澤濃艷青翠,漂亮無比,非常受當?shù)鼐用竦南矚g。
元代青花鳳首扁壺。
4年了,這只壺一直沉浸在曾經(jīng)與“情人”千里重逢的難忘回憶中。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藏放了一只漂亮的元代青花鳳首扁壺。 意外的“重逢”
這只壺,身體又扁又圓,上面刻著白底藍色花紋,色彩鮮艷,清新雅致。壺口很小,手柄如卷起的鳳尾,底部的沙胎上掛一層很薄的護胎釉,釉質(zhì)瑩潤,白色中泛著青光。整個壺看上去如一只昂首的鳳,被盛開的牡丹、彩蝶簇擁著,身上漂亮的羽毛,給人一種鳳鳥飛翔于牡丹叢中的景象。
4年了,這只壺一直沉浸在曾經(jīng)與“情人”千里重逢的難忘回憶中。
3月18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館長康萍向記者介紹,2009年3月20日,這只壺千里迢迢第一次從新疆被送到了北京,參加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當它被新疆的工作人員擺放在大廳時,它漂亮的形狀和圖案,幾乎和旁邊另一只青花鳳首扁壺一模一樣,引起了眾多觀眾的熱情詢問。
因為極為相似,專家稱它倆是一鳳一鸞,一雄一雌。只不過,“新疆籍”青花鳳首扁壺的壺柄斷了,壺柄究竟是什么樣子、花紋不太清楚。既然這樣,全場70多件青花器物中,這對元代青花鳳首扁壺如一對曾經(jīng)熱戀的“情人”,經(jīng)歷了千年滄桑的漫長等待,聚首重逢,令人唏噓。
望著這對青花鳳首扁壺,很多觀眾既為它們重新相聚而高興,又希望它們從此相隨相伴,永不分離。
珍貴的青花瓷工藝
美好的期望源自于元代青花瓷器的珍貴。追溯中國近代歷史,元代的中國海外貿(mào)易比較繁榮,大量的中國青花瓷器被運輸?shù)搅酥袞|地區(qū),尤其是景德鎮(zhèn)燒制的青花瓷器,胎體潔白、釉色純凈、青花色澤濃艷青翠,漂亮無比,非常受當?shù)鼐用竦南矚g。而運輸?shù)竭@些國家和地區(qū)的青花瓷的大盤、大碗、大缽、扁壺等,形狀和圖案帶著伊斯蘭風格,不少瓷器上面還繪著“阿拉伯式花紋”的纏枝花卉等,更加符合他們審美情趣。短短的90多年,成熟精美的青花瓷器,引起了中國乃至全世界陶瓷專家和陶瓷愛好者以及達官貴人的極大興趣。
當時,青花瓷器大致有兩類:一類體形高大、紋飾繁密的大盤、大罐、梅瓶主要運輸?shù)街袞|、西亞等地區(qū),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還有一類是體形小巧、紋飾疏朗,大多是宮廷、貴族或國內(nèi)人用的。這對青花鳳首扁壺屬于后者。
然而,歷史無情。隨著人類的歷史、戰(zhàn)爭等動蕩歲月,當年很多的青花瓷器被毀損或消失了,能夠完整保存到今天的,件件堪稱寶物。據(jù)了解,全世界很多人都在收藏中國的古玩瓷器,尤其是明清時期以后,完整的元代青花瓷器很少,可以數(shù)得過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德國、英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收藏了200多件,中國只有100多件,可謂是稀世之寶,能出現(xiàn)一鳳一鸞,更是極為珍貴。偏偏,這么珍貴的東西能出現(xiàn)在遙遠的新疆,尤其是當很多人知道了它倆各自的不同出土“身世”后,更是敬重不已。
兩只瓷壺的“身世”
那是1999年6月,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蘆草溝鎮(zhèn)西寧莊村,回族殘疾農(nóng)民馬忠,在自家農(nóng)田里,不經(jīng)意挖出了一只壺。當時,馬忠不知道這只壺有多大價值,隱隱地,只覺得壺的形狀和花紋都很漂亮,也很獨特,可能是個文物。他想,如果自己把它一直放在家里,根本用不上,如果交給政府,說不定能研究出什么來,于是,便將這只壺交給了當?shù)匚奈锊块T。從此,這只元代青花鳳首扁壺得到文物部門的專業(yè)保護,一直到今天,仍保留著當年的完整、漂亮。
然而,那只“北京籍”的青花鳳首扁壺,卻曾經(jīng)身斷肢裂,體無完膚。1970年,它與十多件元代瓷器一起在北京市舊鼓樓大街豁口的元代居住遺址被發(fā)掘出土。挖出時,它已破損成了48塊碎片,大的如手掌,小的如黃豆,另有很多地方都缺“肉”。當時,北京文物部門將一大堆破碎的壺片,送到了上海博物館,請這個館的專家蔣道銀修復(fù)。蔣道銀回憶說,這件扁壺當時雖然造型優(yōu)美奇特、紋飾生動、釉色瑩潤,但當時破損太嚴重,修復(fù)的難度很大。蔣道銀以他多年的經(jīng)驗,采用各種傳統(tǒng)和高科技手段,一點點拼接、黏合、補缺、噴色、繪描。一年后,在蔣道銀的精心修復(fù)下,青花鳳首扁壺終于還原了一個完整之身,而且曾殘缺的花紋,也變得鮮艷、清晰,栩栩如生。
48塊碎片粘拼成了一個鎮(zhèn)館之寶。“北京籍”的青花鳳首扁壺,從此得到了首都博物館的精心保護、研究。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當年這對鸞鳳青花扁壺的聚首,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很多人仍期待有一天,鸞鳳和鳴、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