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對北京等10省市60家企業(yè)生產的60種日用陶瓷產品的抽查結果,47種產品合格,產品合格率為78.3%。 7種產品鉛溶出量嚴重超標。
2010年12月15日,廣西質監(jiān)局通報食品相關日用陶瓷產品抽樣檢驗結果,此次共抽檢日用陶瓷產品共223個批次樣品,發(fā)現(xiàn)有4個批次樣品的鉛溶出量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
2012年3月6日,廣東省工商局發(fā)布流通領域日用陶瓷質量監(jiān)測情況通報,在180款被抽查的產品中有46款不合格,合格率僅為74.4%。其中有9款產品還被檢出鉛鎘超標,而且其中六款都由正規(guī)廠家生產。
以上的數據表明:我國日用陶瓷鉛溶出量超標情況并沒有改善。今年,9款鉛鎘超標產品中,66.7%由正規(guī)廠家生產。這個比例暴露了國家相關部門對陶瓷企業(yè)監(jiān)管不力。
鮮艷陶瓷體“鉛”藏身何處?
陶瓷本身缺乏光澤,只有在表面施釉才能光亮。釉本身很難薄薄地、均勻地涂飾在陶瓷表面,需要添加助溶劑。而鉛是一種低于300度熔點的金屬,是理想的助溶劑,因此長期作為陶瓷釉料的助溶劑。準確地說,對人造成危害的不是陶瓷中存在的鉛和鎘,而是容易溶出從而進入食物(包括水、飲料)的鉛鎘離子。
(標準: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規(guī)定,接觸食物的陶瓷器皿鉛溶出量不得大于1-5毫克/升,鎘溶出量不得大于0.1-0.5毫克/升。)
兒童大腦對鉛最敏感排鉛能力只有成人的1/17
人們幾乎每天都要使用的陶瓷餐具、茶具、咖啡具的陶瓷器皿,往往含有可以溶出的鉛和鎘。尤其在食物、水溫度比較高時,有一定酸度時,例如在餐具中有醋,鉛鎘離子更容易溶出,隨著食物和水進入人體。
研究已證實,鉛可引起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從而導致行為改變,還能引起小細胞性貧血。慢性鉛中毒還能干擾免疫系統(tǒng)功能,導致慢性鉛中毒甚至死亡。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兒科醫(yī)師閆冬表示:“兒童代謝旺盛,吸收強、排泄弱,導致鉛更容易在兒童體內蓄積。從胎兒到6歲,是人的大腦對鉛暴露最敏感的階段。兒童排鉛的能力卻只有成人的1/17,再加上兒童口、手動作多,易觸及和吞食含鉛顆粒,所以兒童比成人更易發(fā)生鉛中毒。”
購買國外名牌瓷器是否最明智?
發(fā)達國家不僅陶瓷制品鉛鎘溶出允許值標準高,而且標準執(zhí)行很嚴格,應該說可以保證無毒無害。但是這些國家陶瓷制品價格昂貴,運到國內萬里迢迢,除了極少數人,絕大多數國人難以問津。
但有孩子的父母認為,既然國內的陶瓷產品頻頻鉛超標,為了保障小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長,何不花多一點錢,選擇外國牌子呢?
且要看看外國牌子是否能信得過,決不能因為貼著“國外引進”的標簽就對其刮目相看。不久前,香港海關抽查了來自日本、意大利、英國、葡萄牙等國的600款瓷器餐具,包括大小不同的碗、碟、杯和湯匙,結果有526款不符合國際標準規(guī)定,釋放出過量的重金屬鉛,不合格率高達88%。
選購彩陶有高招
專家建議,釉上彩陶瓷較容易用目測和手摸來識別———凡畫面不及釉面光亮,手感欠平滑甚至畫面邊緣有凸起感的千萬要慎購。更可靠的方法是要求經銷商或生產企業(yè)提供該產品的質量檢驗報告,這比肉眼觀察要保險得多。
對不放心的產品,可用醋浸泡幾個小時,若發(fā)現(xiàn)顏色有明顯變化則應該棄之不用。
另外,使用時應該注意,對盛裝食物的用具,應該注意與食物接觸面的裝飾不要多;盛裝酸性食物的器皿,應該盡量選用表面裝飾圖案較少的產品。
不要因為顏色亮麗和價格便宜而選擇地攤貨。據了解,街頭地攤與肩挑小販所售的陶瓷餐具,大多數是一些土燒制的,上市前根本沒有經過任何檢驗,有的瓷餐具表面的色釉經輕輕一擦,就出現(xiàn)剝落褪色,鉛與鎘的溶出量是否超標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