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與馬爾代夫建交40周年,馬爾代夫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6枚,其中一枚選用了德化工藝大師制作的德化窯螭龍瓶陶瓷作品。昨日上午,德化縣在陶瓷博物館舉行德化窯螭龍瓶交接儀式,將作品移交外交部,作為禮品贈送給馬爾代夫總統(tǒng),中國外交部亞洲司相關負責人、馬爾代夫外交部大使拉希德等出席。
首發(fā)儀式現場,不少群眾爭相拍照留念。(張九強 寇婉瓊 王雙季 攝)
昨日,《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郵票舉行首發(fā)式。這是泉州有史以來以地方題材獨立發(fā)行的首套特種郵票,對彰顯我市陶瓷藝術成就以及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有著深遠的影響。
《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特種郵票一套四枚,規(guī)格為30mm×50mm,分別為“白釉夔龍紋雙耳三足鼎”、“白釉象耳弦紋尊”、“白釉觀音坐像”和“白釉達摩立像”。
“這4座瓷塑都是選題專家從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德化縣集郵協會副會長張圭如告訴記者。據介紹,故宮博物院現收藏德化窯瓷器700多件,為何專家們對這4件白釉瓷塑情有獨鐘呢?首先,德化瓷器始于新石器時代,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其中明代生產的白瓷以純凈的透明胎體、精湛的雕塑藝術和獨特的白釉風格風靡世界各地,被國外推崇為“中國瓷器之上品”,更有“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之說。所以,在質地的選擇上,此次郵票圖案所選的瓷器均為‘中國白’。其次,在內容上,4件瓷塑分別為2件人物和2件器物。“觀音陶瓷是德化瓷的重要元素,所以選了‘觀音坐像’;這座‘達摩立像’在全世界所有達摩類的瓷塑中被公認為最好的。這2件瓷塑都是明代藝術大師何朝宗的作品,價值連城。”德化縣收藏家協會副會長王金鐳介紹,入選的2件器物是皇宮內的禮器,是國之重器,猶如青銅器中的司母戊鼎。雖然作者無法確定,但經專家鑒定,也極有可能是何朝宗。
其實,早在1951年10月,我國曾將德化瓷塑“渡江達摩”作為特9《偉大的祖國——古代文物》的選題之一。后來由于種種原因被取消了。但是,德化瓷“申郵”的目標從未放棄。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1995年3月,德化瓷塑郵票開始提出正式申報,終于在今年9月28日等來了正式文件。
與普通郵票、紀念郵票不同,特種郵票是為宣傳特定事物而發(fā)行的郵票。“每年全國發(fā)行的郵票大概有30套左右,扣掉必發(fā)的紀念郵票,就剩10多套。”德化縣郵政局局長許金文說,“德化從全國2000多個縣中獲得這一機會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是一國文化的象征,德化窯瓷器郵票的發(fā)行將極大提升泉州城市知名度,并對陶瓷文化的宣傳和推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泉州市集郵公司總經理李玲這樣認為。
方寸之間盡顯濃濃泉州味
方寸之間,集藏天下。記者了解到,除《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外,我國所發(fā)行的各類郵票中,還有6套郵票涉及泉州題材。
●《中國古塔》:郵票發(fā)行于1994年12月15日,一套4枚,規(guī)格為30mm×40mm,分別是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發(fā)行4846.8萬枚)、泉州開元寺鎮(zhèn)國塔(發(fā)行4961.7萬枚)、杭州開化寺六和塔(發(fā)行3731.7萬枚)、開封祐國寺塔(發(fā)行3559.2萬枚)。
●《木偶與面具》:郵票由中國與巴西兩國郵政聯合發(fā)行于2000年10月9日,一套2枚,規(guī)格為40mm×30mm,包括木偶郵票(發(fā)行2835.3萬枚)和面具郵票(發(fā)行1833.6萬枚)。木偶和面具分別為中國和巴西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其中孫悟空的木偶為泉州地區(qū)的提線木偶,造型獨特,操作靈活自如,表演栩栩如生。
●《古代帆船》:郵票發(fā)行于2001年11月8日,規(guī)格為40mm×30mm,包括中國古代帆船和葡萄牙古代帆船(分別發(fā)行1700萬枚),由中國和葡萄牙兩國郵政聯合發(fā)行。其中中國古代帆船造型取材于泉州宋代古船,背景上的姑嫂石塔(六勝塔)更是一座歷經八百多年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航標塔。
●《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四十周年》:郵票發(fā)行于2001年12月13日,規(guī)格為50mm×30mm。畫面表現了鄭成功幾個主要感人場面:閩海雄風(發(fā)行2500萬枚)、簞食壺漿(發(fā)行1700萬枚)、日月重光(發(fā)行1700萬枚),以此紀念這位英雄的豐功偉績。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2005年6月28日發(fā)行,一套3枚,規(guī)格為30mm×50mm。3枚郵票分別描繪了鄭和像、睦鄰友好和科學航海等內容,對了解鄭和下西洋對世界航海史的重要貢獻,提高全民族的航海和海洋意識有重要意義。泉州作為“海絲文化的起點”,也與這套郵票結下了不解之緣。
●《海峽西岸建設》:為2008年6月18日發(fā)行,規(guī)格為50mm×30mm,一套4枚,包括會展中心、廈門港口、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閩江勝景(分別發(fā)行1149.94萬枚)。郵票在選題上突出了福建的特點,在內容上表現了福建沿海城市的經濟、文化與歷史,并體現了海峽西岸對海峽東岸的影響。其中“閩臺緣博物館”一圖,以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對臺專題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為主圖,體現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和建筑特色,圖案右下角更是將泉州市花刺桐花融入其中。
《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郵票
《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特種郵票昨首發(fā) 德化瓷首次成套入選“國家名片”
昨日發(fā)行的德化窯成套郵票
早報訊 昨日,泉州有史以來以地方題材獨立發(fā)行的第一套特種郵票《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首發(fā)式,在德化瓷都廣場隆重舉行。該套郵票的發(fā)行,標志著德化陶瓷正式入選“國家名片”。
據悉,這是2012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簽訂海西戰(zhàn)略合作協議后發(fā)行的第一套郵票,是泉州有史以來以地方題材獨立發(fā)行的首套特種郵票,也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中國郵政集團特批增加發(fā)行的一套郵票。
該郵票1套4枚,志號為2012-28,圖案分別為:(4-1)白釉夔龍紋雙耳三足鼎、(4-2)白釉象耳弦紋尊、(4-3)白釉觀音坐像、(4-4)白釉達摩立像,郵票規(guī)格為30毫米×50毫米,面值均為1.20元。設計者為著名郵票設計家谷玉寶。
據德化集郵協會副會長王金鐳介紹,4枚郵票圖案均出自故宮博物院德化瓷藏品,為國家一級文物,其中觀音坐像和達摩立像為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觀音是德化瓷形象的代表,達摩是何朝宗的最高藝術品”,另外兩枚郵票上的三足鼎和弦紋尊則是皇宮禮器,為供奉專用。
此外,在《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特種郵票首發(fā)式活動期間,德化縣還在陶瓷博物館舉辦郵票申報歷程展、陶瓷神韻——福建省獲獎郵集邀請展、外交簽名封展、德化窯民間收藏精品展等。
馬爾代夫總統(tǒng)喜愛德化陶瓷
建交40周年紀念郵票印螭龍瓶 德化回贈螭龍瓶
今年,馬爾代夫發(fā)行了與中國建交40周年的紀念郵票,一套6枚,其中一枚圖案選用了德化工藝大師制作的陶瓷作品螭龍瓶。
昨日,在中國與馬爾代夫建交40周年紀念郵票德化窯螭龍瓶交接儀式上,馬爾代夫外交部無任所大使拉希德表示,在馬爾代夫馬累博物館中,至今還陳列著當地出土的中國瓷器,“我們總統(tǒng)非常喜歡收藏德化瓷器,此次發(fā)行紀念郵票,其中一枚特別選用德化陶瓷作品螭龍瓶”。
昨日,德化將陶瓷作品螭龍瓶移交外交部作為禮品贈送給馬爾代夫總統(tǒng)。
西班牙1964年發(fā)行郵票上的“中國白”圣母瑪莉亞圖案。
郵票上的“中國白”
郵票,被譽為“國家名片”,是特殊的文化傳播媒介。德化瓷塑,很早以前就作為承載信息交流重任的郵票題材,一次次地出現在方寸間的郵票上。
1954年4月28日,葡萄牙在中國澳門發(fā)行的題材為德化瓷塑圣母瑪莉亞“送子觀音”1套3枚;西班牙1964年發(fā)行“中國白”德化瓷塑圣母瑪莉亞“送子觀音”郵票;1991年1月18日,中國臺灣發(fā)行名壺套票,其中第二枚“明·瑩白把壺”為明代德化窯瓷器螭龍壺;2008年摩洛哥為紀念中摩建交50周年發(fā)行了世界上第一套絲綢鑲嵌德化瓷塑郵票;2010年德國發(fā)行《德國陶瓷制造業(yè)300年》紀念郵票,畫面表現的是奧古斯特大帝聽取發(fā)明人伯特格匯報“邁森中國白”研發(fā)進展過程。
建交40周年,馬爾代夫發(fā)行紀念郵票
德化瓷器 入選六枚之一
德化窯螭龍瓶贈送交接儀式
昨日,《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特種郵票首發(fā)儀式在德化縣瓷都廣場舉行。
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福建省郵政管理局,省郵政公司,泉州市四套班子領導等出席了首發(fā)儀式。
據悉,這是今年5月省政府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簽訂海西戰(zhàn)略合作協議后發(fā)行的第一套郵票,是泉州有史以來以地方題材獨立發(fā)行的首套特種郵票,也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中國郵政集團特批增加發(fā)行的一套郵票。
《中國陶瓷-德化窯瓷器》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圖案分別是第一圖“德化窯瓷器-白釉夔龍紋雙耳三足鼎”,第二圖“德化窯瓷器-白釉象耳弦紋尊”,第三圖“德化窯瓷器-白釉觀音坐像”,第四圖“德化窯瓷器-白釉達摩立像”。
值得一提的是,為紀念中國與馬爾代夫建交40周年,馬爾代夫郵政發(fā)行的紀念郵票一套6枚,其中一枚,就選用了德化工藝大師制作的德化窯螭龍瓶陶瓷作品圖樣。
昨日,德化縣將德化窯螭龍瓶移交外交部作為禮品贈送給馬爾代夫總統(tǒng)。我國外交部亞洲司副處長王涌春、外交部集郵協會秘書長馬小玲、馬爾代夫外交部無任所大使拉希德、中秘杜宇參加了贈送交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