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在相對涼快的晚上,宜興市陶瓷進(jìn)出口有限公司燒制陶瓷花盆的窯邊依然是將近50攝氏度的高溫。燒窯工俞洪根的汗衫被汗水浸濕,臉上豆大的汗珠順著緋紅的臉頰向下滑落,黏著灰塵的手臂上被汗水“爬”出了條條紋路。在裝窯的空暇,老俞摘下手套,拿起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拭滾落下來的汗水。被厚厚的手套捂著,老俞的手紅紅的。他抬手一擦臉上的汗,臉上頓時花花的一片,樣子頗有點(diǎn)讓人忍俊不禁。老俞看到記者,微微一笑招呼記者到外面待著,說裝完手邊的幾板泥胚,他就來。
不到五分鐘,老俞拎著一個大大的水杯走出了燒窯車間,他拿下搭在肩膀上的毛巾,在水龍頭邊洗了把臉。老俞拿起水杯,只幾口就飲盡了杯中的水。老俞說,在晚上裝窯、開窯還是比較舒服的。白天窯邊溫度更高,整個人就像待在澡堂子里一樣?筛G邊又不能離開人,只能和工友輪流休息。一個班做下來,這汗不知道流了多少,好在平時的防暑降溫措施做得好,自己的身體也扛得住。
“沒想過換個行當(dāng)?”記者問道。老俞擺擺手說,干了將近二十年的燒窯工了,不干這個還能干啥!更何況近年來宜興陶瓷花盆銷量越來越好,這燒窯工缺得很。燒窯的活干得長了,老俞的手很粗糙。也許是注意到記者在觀察他的手,老余特別認(rèn)真地說:“別看我這雙手干著不起眼的裝窯、開窯的活。事實(shí)上,這活如果沒有經(jīng)驗(yàn),一般人還真干不來。”記者又問老俞,這個燒窯的手藝總要人來接班吧?老俞回答的時候頗有些感慨。他介紹說,他帶過的幾個年輕學(xué)徒基本都是外地小伙,本地的年輕人現(xiàn)在都是家中父母的寶貝疙瘩,哪里舍得來讓他們來吃這份苦,F(xiàn)在從事這個行當(dāng)?shù)谋镜厝藥缀醵际窍袼@個年齡段的了。“再過個10年、20年,丁蜀地面上的燒窯工人就再也沒有本地的嘍!”老俞說這話的時候頗有些無奈。
像老俞這樣的燒窯工人,雖然沒有紫砂大師這般光鮮亮麗的身份,但他們也是宜興陶瓷業(yè)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老俞這雙粗糙的雙手,雖然干的是陶瓷行業(yè)中最普通的活,但這雙手卻傳承著老祖先留下的燒窯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