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正在參觀黑漆描金山水紋寶座
①耕織圖拓片
昨天上午,“乾隆誕辰三百年頤和園珍寶展”在寧波博物館開展,頤和園中的109件文物和74件輔助文物(仿制品和復制品)亮相,拉開了頤和園文物全球巡展的序幕。據(jù)北京頤和園園長闞躍介紹,這是頤和園文物20多年來首次走出大墻對外展出。據(jù)悉,本次來寧波展出的183件展品中一級文物20件,有三成展品系首次面世。據(jù)了解,本次展覽持續(xù)至11月20日,開館時間為9:00-16:00。
跟乾隆有關(guān) 才有資格走出頤和園
昨天,闞躍告訴記者,目前頤和園內(nèi)文物總量已達到4萬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達2萬余件。頤和園文物管理部主任秦雷也透露,這些寶貝一部分在園內(nèi)各殿堂長期展出,另有200余件在文昌閣展出。如果頤和園內(nèi)從沒有展出過的文物在文昌閣展出,且每年換一次的話,至少可以展一百年不重樣。頤和園寶貝這么多,那么哪些珍品才有資格來寧波呢?秦雷笑著說:“乾隆。”接著,他解釋說,“我們本次甄選了乾隆帝賞玩過的寶貝來寧波,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展覽讓大家更了解乾隆,感受他的政治素養(yǎng)和文化造詣。讓大家更了解一位盛世帝王的文化喜好,一起看看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和大臣們是如何高雅的。”
據(jù)悉,本次展覽分為“仁山智水”、“勤政為民”、“有容乃大”和“頤養(yǎng)天年”四個部分。
珍品“周游”全球 首站為何選寧波?
秦雷告訴記者,此次到寧波展出的文物是從庫房中的數(shù)萬件文物中挑選出來的,有乾隆青玉龍鈕璽、千古第一瓷乾隆粉彩百鹿尊等,還有皇帝寶座、御用玉器和皇家收藏的歷代青銅器、瓷器,名人名器。其中很多是國家一級、二級和三級文物,從未面世的占了三分之一。像最大的一件緙絲無量壽尊佛像,長707厘米,寬414厘米,尺幅之大,極為罕見;最小的一件是白玉臥鹿,高僅有5厘米,長和寬分別只有10.5厘米和3厘米。這兩件文物都是無價之寶,同屬國家一級文物。
因為頤和園文物定級較早,所以從現(xiàn)在看,很多沒有定級的文物珍品,其實也不比定級文物遜色。從其表面價值看,最保守的估計也過億元,而緙絲無量壽尊佛像這樣世界上罕有的大體量文物,其單件價值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頤和園的文物已經(jīng)有20多年沒有出過園了,像朱漆描金福壽紋炕案這些寶貝,平時都放在庫房里,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闞躍告訴記者,“這次來寧波也是為未來全球巡展做準備。”
如此珍貴的文物“出游”,首站為何會選擇寧波呢?闞躍笑著對寧波豎起了大拇指,“一來,寧波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二來,寧波博物館是國內(nèi)最好的博物館之一。三來,寧波人非常熱情。”
據(jù)悉,年底前,頤和園的文物還有望到馬來西亞展出,明年還可能去新加坡和泰國展出。
●展品介紹
乾隆的“金鑾殿” 這次也被搬到了寧波
昨天,在眾多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乾隆帝的金鑾殿。由黑漆描金山水紋寶座、紫檀有束腰腳踏、紫檀嵌琺瑯面西洋卷草紋束腰外翻馬蹄腿長桌、琺瑯人物戲象擺件、琺瑯鶴燈和琺瑯香爐等寶物組成的“金鑾殿”可謂是原汁原味,只比頤和園的勤政殿稍微小一點。這間“皇帝的辦公室”大有玄機,秦雷告訴記者,“琺瑯鶴燈除了有作為燭臺的作用外,還有"天降吉祥"的寓意,m瑯人物戲象也有"太平景象"的寓意。”而臺階之間擺放的琺瑯香爐也有玄妙,“點香不僅可以凈化空氣,而且在皇帝接見大臣時,香煙繚繞,既可以營造神秘的氣氛還能讓皇帝顯得特別威嚴。”
紫檀框嵌紫石雕海屋添籌人物故事插屏
一條裂痕記錄一段歷史
插屏邊框與底座用紫檀木制作而成,并鏤空雕刻花草紋,鑲嵌有木雕山景和牙雕龍紋。屏心依石料的色澤雕琢出層層海浪、樓臺人物。這件插屏,除了具有豐富的藝術(shù)價值以外,還有一段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1860年,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遭到英法聯(lián)軍的破壞并掠奪走了大量的珍寶,其中就有這件插屏。這之后插屏一直流失在海外。1975年,一位名叫哈丁的英國人,輾轉(zhuǎn)將插屏捐還給頤和園。
這件插屏四周鏤空雕花,能夠把中間的紫石托起來非常不容易,“這有力學原理,體現(xiàn)了當時工匠的智慧。”闞躍告訴記者。說完,他指著插屏中間的一道裂縫說,“不過遺憾的是,這件寶貝有開裂,是在哈丁博士捐還頤和園時,運輸途中裂開的,但我們不打算修補,要完好地保留這些歷史信息。”
耕織圖拓片 中國古代社會農(nóng)業(yè)科普教材
乾隆修建頤和園時,為了彰顯農(nóng)業(yè)立國的宗旨,也為了讓頤和園中有農(nóng)業(yè)景觀,當時乾隆皇帝特意將宮廷內(nèi)務府織染局遷到園內(nèi),外有耕田,內(nèi)有織布,是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男耕女織”思想的一處獨具匠心的絕妙佳景。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皇帝命人將元朝畫家程所繪的耕作圖21幅、蠶織圖24幅訂正裝潢,藏于圓明園多稼軒內(nèi)。然后,又命工匠依照程所繪的耕圖與織圖,用雙鉤法陰刻上石,每圖長53厘米、高34厘米,加上乾隆皇帝御題識跋48幅,鑲嵌在耕織圖景區(qū)內(nèi)玉河齋左右游廊的墻壁上!陡棃D》石刻從摹刻勒石至嵌入玉河齋的游廊間,前后共用了三年的時間。如今,這些石刻僅存世23塊。
本次在寧波博物館展出的有乾隆耕織圖拓片,乾隆御題耕織圖碑刻拓片,乾隆萬壽山昆明湖記拓片和“耕織圖”款織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