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的南宋官窯博物館“壺王”
最近一周來,就在南宋官窯的制造地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和數(shù)位文博界專家陷入了尷尬。起因便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公開稱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壺王”和磁州窯白地黑花鼓為贗品。近日,博物館已經(jīng)組織專家進行重新鑒定。中華全國古玩商會鑒定中心主任王立軍日前表示,這件“壺王”肯定為贗品。
從故宮發(fā)生碎瓷事件之后,人們開始對宋瓷議論紛紛,而杭州宋瓷事件進一步升級了人們的關注。實際上,“宋瓷門”還要追溯到6年前。2005年,為展現(xiàn)西湖的文化內(nèi)涵,杭州市決定大規(guī)模擴建南宋官窯博物館,向社會征集藏品。于是,安徽淮北收藏者丁仰振捐贈了包括長沙窯大執(zhí)壺和磁州窯白地黑花鼓在內(nèi)的600余件文物,其中大部分為宋瓷。當時,這批文物由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張浦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伯謙、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馮小琦和揚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戢四位文物專家共同鑒定,才被收入館中,而杭州市政府以獎勵的方式,給予了丁仰振1500萬元。
這事如今就令人深思了。同為故宮專家,馮小琦和楊靜榮卻給“壺王”的真假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這成為“宋瓷門”事件的焦點。
其實,觀察這件事的一個基本點,便是誰最應該反思。到底是館長、藏家還是專家?對此,王立軍認為,這件事,專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然,最根本的問題則是,全國還沒有一個正式的機構能夠鑒定專家。
“研究員不等于鑒定家。”王立軍認為,如今大多數(shù)有名望的專家都來自博物館,擁有研究員等職稱,但是其中許多人是依靠資歷評上的,而沒有經(jīng)過鑒定的實戰(zhàn)考驗。“這其中是有歷史原因的,改革開放前贗品很少,一些文博專家又很少接觸市場,沒見過什么贗品,眼力不濟也很正常。”
王立軍介紹,關于這個矛盾,不僅是業(yè)內(nèi)早有共識,就連博物館方面也覺察到了。“南京博物院和四川省博物院院長都跟我說,博物館今后要重視培養(yǎng)鑒定專家,而不只是研究員。”
解決這個矛盾,則要博物館專家和市場行家聯(lián)手。比如,王立軍最近去了一趟玉溪,參評10件寶物,他就發(fā)現(xiàn),委員會是由文博專家和市場行家聯(lián)手,各出五個人,因而在初選30件中很少有贗品。
有關鑒定專家的定義,北京東方大學文物學院院長李彥君說:“廣義上的專家定義是擁有副高級職稱的博物館研究員,但狹義的專家定義則是既有理論基礎,又有熟悉市場的能力,最好是喜好收藏的人。”
李彥君舉例,細數(shù)歷史上的著名鑒定專家,鄭振鐸也好,郭沫若也好,張伯駒也好,都符合狹義的鑒定專家定義。“所以必須要有一個標準來鑒定專家,人家下圍棋也有段位,廚師也有幾級,藝術家也是一樣,為什么鑒定專家沒有?”
沒有標準的結果便是,博物館方面無法識別專家,專家也無法適應博物館的要求。比如,揚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戢當年鑒定了杭州這批磁州窯,但朱戢表示,磁州窯類型的東西,應該請河南或者河北的專家來看,因為就他本人而言,他只能判斷是金代磁州窯系,但是具體是哪個窯口卻沒有把握。
事實上,每個專家都有自己的專長,也不是任何門類都可以輕易去下判斷的。古陶瓷鑒賞家周繼海先生解釋說,“磁州窯在宋元時期是生產(chǎn)地區(qū)最廣、器型最豐富、需求量最大的窯口,承載的歷史信息是千年來諸窯之最。當時從君王到黎民百姓,都在使用磁州窯,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陜西、安徽到處都在生產(chǎn)磁州窯類產(chǎn)品。而每個窯口的原料及剔、刻、畫等工藝都具有各自的特點,這讓今天的鑒定專家很難識別。”
此外,出土文物的鑒定過程比傳世的要復雜得多。“除了要掌握出土瓷器的胎、釉、彩特征及工藝手法的特點、藝術風格的水準,還要對出土地方的不同以及器物受沁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來考量。”周繼海介紹,如今無論是土沁還是土疤,作假者都可以做出來,這逼得專家必須要有一定的市場經(jīng)驗,才好做出判斷,光是看理論書籍,是不夠的。
周繼海表示,專家之間有爭議其實是件好事。“這說明學術透明化了,我們應該歡迎學術爭論,秉持學術第一的原則。”他認為,或許正是由于這些學術爭論的出現(xiàn),才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傳統(tǒng)文化,促進宋瓷文化的傳播,這也算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