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哥窯青釉葵瓣口盤 編號:新179479 年代:宋代 等級:一級乙等
損壞前正面府視圖
損壞后背面府視圖
故宮又出事了。就在故宮文物被盜事件漸漸淡出人們視野的當口,7月31日,故宮博物院證實:7月4日,國家一級文物宋代哥窯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盤在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fā)生損壞事故。一時輿論嘩然。
因為故宮的疏忽失誤,宋代哥窯瓷器這樣曲高和寡的話題,竟成了草根民眾熱議的焦點,更多的人開始關心這個自己從未認識的國之重器,“杯具”之外還有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味。
“五大名窯”中謎團最多的哥窯
近幾年,拍賣市場上的康雍乾瓷器一次次地拍出天價,人們對青花、粉彩、斗彩等瓷器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但宋代瓷器卻少有現(xiàn)身拍賣行,一是因為大量新藏家的審美標準轉(zhuǎn)向了艷俗與富貴,二是因為宋瓷稀少,位列宋代五大名窯的哥窯瓷就更是少之又少。宋代朝廷先是指令幾個燒瓷質(zhì)量好的窯場,如定窯等燒造貢瓷,后來嫌定窯瓷“有芒”,轉(zhuǎn)而專門設立汝窯、鈞窯等官辦瓷窯。后來,人們把“汝、官、哥、鈞、定“稱為宋代五大名窯。五大名窯代表了中國單色釉瓷的最高水平。汝窯最為珍貴,世界上收藏有汝窯的博物館不足10家,館藏汝窯傳世物總計為67件。早在明清時期,民間即有“縱有家財萬貫,不抵汝窯一件”的口碑廣為流傳。哥窯的存世量也很少,據(jù)專家估算,哥窯瓷器全世界也就幾百件,臺北故宮藏有190多件,北京故宮藏有幾十件。
哥窯是存世瓷器中謎團最多的一個,窯址至今沒有定論,有人說在河南,有人說在景德鎮(zhèn),有人說在杭州,還有說在浙江龍泉。嘉靖年間刊刻的《七修類稿續(xù)稿》稱,哥窯與龍泉窯都是在龍泉縣燒造的,南宋時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倆以燒瓷為業(yè),哥哥章生一燒瓷以胎細質(zhì)堅、斷裂開片為特色,因而被稱作哥窯;弟弟燒出來的青瓷不開片,被稱為龍泉窯。但后來一些研究考證發(fā)現(xiàn),二者的土質(zhì)顏色不符,對哥窯窯址難下判斷。
哥窯是對殘缺美的一種欣賞
哥窯瓷器上布滿了黃黑相間的裂紋,即“金絲鐵線“,金絲指細碎的開片,呈黃色,鐵線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金絲鐵線的形成是因為瓷器在燒造過程中,由于胎質(zhì)和釉的膨脹系數(shù)不同,出窯后開裂。收藏家馬未都曾舉例說,自家的一件新仿制的哥窯瓷器,夜深人靜時能聽見嘣嘣作響的炸裂聲,這聲響一直能持續(xù)一兩年時間。釉片炸開后,粗的開片會漸成黑色,而細小的開片由于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時間長了,氣體進去后,就氧化成了金黃色。
哥窯的另一個特征是紫口鐵足。明代曹昭在著名的文物著作《格古要論》中指出:“舊哥窯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八^紫口,是指口部由于釉厚,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現(xiàn)鐵褐色的顏色。金絲鐵線紫口鐵足是哥窯瓷器的最顯著特點。
哥窯還有一個最奇妙,又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特征,即所謂“攢珠聚球”。著名古陶瓷鑒定專家孫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鑒定》一文中說“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攢珠……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皵珠”指哥窯器中之釉內(nèi)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物的內(nèi)壁和外壁或內(nèi)身和外身上。“聚球”比珠大,數(shù)量少,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nèi)壁。
古代文人的審美中,追求一種病態(tài)的缺陷美,哥窯燒制過程中形成奇特的殘缺,反而成了人們大加追捧的元素。哥窯雖是民間私窯,卻在后世備受人們青睞,元明清仿制者頗多,但其制作工藝已不能與宋代哥窯相媲美。
吳方言中“官”、“哥”二字發(fā)音幾乎相同,有人也認為宋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中,“官”、“哥”屬同類作品。很多瓷器,這本書上認定是官窯,到了另一本書上卻成了哥窯。一些專家的認知也是一知半解,因為它太珍罕了,沒有多少人真正上過手。
網(wǎng)上圖片原為誤傳
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呂成龍指出:“網(wǎng)上公布的照片是一件清宮舊藏的一級甲等文物,正在故宮展出!榜R未都曾考證,那是乾隆爺把玩過的東西。
“而損壞的這件文物是1970年10月在南京中華門外張家洼發(fā)掘的明代洪武四年汪興祖墓出土文物,哥窯的盤子出土了11件。其中有兩件撥給故宮。一件釉色稍微好的就是現(xiàn)在損壞的這件,定為一級乙等。”呂成龍說。至于網(wǎng)友誤傳的原因,故宮解釋說:同一名稱的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在故宮共有15件。雖然名稱相同,但器型有所差異,具體要依靠文物編號區(qū)別。
呂成龍對本刊記者說:“當年的考古我沒有參與,所以沒法說,但是那次發(fā)掘過程在《考古》上是有明確記載的。”翻閱那份發(fā)黃的考古清理簡報,我們見到了上世紀70年代這件文物初次示人時的模樣。
發(fā)掘自明開國元勛汪興祖之墓
1970年10月,南京博物館發(fā)掘了位于南京中央門的一座大墓,大墓的主人汪興祖少時為朱元璋部將張德勝養(yǎng)子,改姓張氏,后又復姓汪氏。據(jù)墓志和《明史》等記載,汪興祖是廬州(今安徽合肥)巢縣人,生于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死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他繼承其父張德勝之職, 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十余年,在明帝國建立時,立下了許多戰(zhàn)功,官至榮祿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食祿1500石,成為顯赫一時的開國元勛。
汪興祖墓室結(jié)構為罕見的閣樓式仿木建筑式樣的券頂磚室建筑,里面隨葬了大量金銀器、玉帶飾、瓷器等物,包括青花高足瓷碗,零星金飾等。光是哥窯的盤子就有11件,出土時有的疊壓在一起,可分大中小三類,青釉葵瓣口盤位列其中。汪興祖墓雖不能與馬王堆這樣的豪華墓葬相提并論,但在當時民生凋敝的大環(huán)境下,也算奢華。
哥窯文物價值幾何
對于藏家來說,擁有一件宋哥窯足以傲視同儕。1992年,佳士得(香港)拍賣過一件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雖然當時有人持不同看法,但仍拍出1000萬港元以上的價格。就算是清代仿品,如今的價值也十分驚人,2006年,一件清雍正“仿哥窯八卦紋龍耳寶月瓶”以23.2萬英磅成交。隨著億元古董時代的到來,哥窯這種高古瓷的價值不可限量。
宋瓷被毀的事后處理,以當事人被行政記大過、部門領導被警告而告一段落,網(wǎng)友普遍認為處罰太輕。故宮是全國人民的財富,身處其中的人見慣了太多的寶貝而熟視無睹,制度的執(zhí)行往往打了折扣。一件傳承千年的寶貴文物竟遭如此厄運,這種悲劇不能再重演了。